商品售后服务网

从汇源并购案看企业家退出机制
[发布时间:2008-09-16 00:00:00 点击率:]

  □ 宣华华 

  

  近日,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事掀起轩然大波,一项最新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80%的网友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另据报道,目前已经有多家国内企业聚集商讨,准备联名上书反对此次收购,理由是可口可乐和汇源合并之后,将垄断一半以上的渠道,加上可口可乐的财力支持,其他企业基本没有生存空间。

  “汇源果汁”作为民众耳熟能详的民族品牌,一夜之间已有落入跨国巨头手中之虞,难怪会激起民众的激烈反应。无论是可口可乐公司承诺保留汇源品牌,还是汇源董事长朱新礼以“品牌不该有国界”相开导,似乎仍然难以在情感上促使民众接受这笔交易。透过汇源并购案,社会各界对于民企发展、民族品牌等问题进行了反思,但其中还有一条不该被忽视的因素,就是民营企业的企业家退出机制问题。

  多年来,对于国内民企第一代创业者来说,最常见的企业家退出企业无外乎几种情形:一是企业破产倒闭,企业家自动退出;二是企业家子女顺利实现“接班”;三是企业被并购,企业家自身出局;四是企业家死亡。几乎可以说,假如企业家的子女不能顺利“接班”,企业家的退出往往是迫于无奈,结果是辛辛苦苦拼搏了一辈子,最终却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显然是许多民营企业家最为担忧的噩梦。

  事实上,在企业家无法实现向子女“交接”的情况下,更为理想的企业家退出模式就应当是:企业做大做强之后上市,并实现股份的“全流通”,真正成为一家“公众企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经理人治理模式,则企业家就能根据时机选择“全身而退”,继续以股东的身份为家族保留来之不易的财富。对于那些未达到上市条件的中小民营企业,一个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同样可以实现类似效果,帮助企业家从经营管理之中脱身而出。

  可以说,单从企业家退出机制的角度来看,汇源董事长获得了一个很好的结果,为企业也为自身财富奠定了长远存续的基础。那些激烈反对汇源并购案的人士,不妨冷静地考虑如下问题:假如汇源无法被并购,一旦今后因经营不善破产,则谁能再为朱新礼“埋单”?事实上,透过汇源并购案,我们应当重新认识企业家退出机制的重要性,及早通过制度建设为企业家备好多元化的“退路”,才能更为充分地发挥企业家的积极性,也才能更有效地促使企业家经营“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