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藏北牧区: 在雪域高原上诠释民营经济
[发布时间:2007-12-07 00:00:00 点击率:]

  藏北那曲是西藏自然条件最艰苦的地方。然而,这里的人们虽然改变不了平均4000多米的海拔高度,但却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改善着生活,改变着人们对这里长期落后的印象,使其独具特色的民营经济搞得红红火火。

  镜头一:西藏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藏北那曲的牧业经济占西藏牧业经济的九成以上。经历千百年来的原始自然发展后,藏北传统牧业终于走出牲畜越养越多、草场严重退化、草场载畜力越来越低的恶性循环,走向“放牧有界、饲养有量、保护有法、建设有责”的良性发展之路。

  那曲县罗玛镇十一村的牧民格嘎曾经是村里的养畜大户,受传统的牛羊多则富思想影响,格嘎过去和村里其他牧民一样存在着“惜杀、惜售”的想法,他家牲畜饲养最多时达到牛100多头、羊200多只。然而,1997年那曲地区一场百年不遇的雪灾给他的惨痛教训彻底改变了他的思想。在那次雪灾中,他辛辛苦苦饲养的牲畜损失大半。吸取经验教训后,格嘎开始重视加大牲畜的出栏率,他改过去一年出栏一次为四季出栏,并且开始从事酸奶加工销售。

  分管农牧业的那曲地区行署副专员兰志明说,传统牧业不仅存在自然灾害的风险,而且饲养量过大形成了草畜矛盾,加之“逐水草而牧”的原始牧业生产方式使得草场有人用、无人管理维护,形成了牲畜越养越多、草场严重退化、载畜力越来越低的恶性循环。兰志明说:“科学发展,就是要把握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针对自然牧业经济对草地资源的过度使用,近年来,那曲地区结合实际,狠抓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落实和完善工作,目前已承包到户草场3.64亿亩,占全地区可利用草地面积的90.1%。记者在那曲地区各地采访中了解到,草场承包到户后,牧民群众对自己承包的草场十分珍惜,开始自觉地制定详细的休牧和轮牧措施,科学养畜,使草场得到了合理的分配和利用。许多牧民按照承包草场的面积,认真计算草场承载能力,自觉加大牲畜出栏力度。 

  镜头二:“我们不能把目光紧盯在一本万利的虫草资源开发上,而是要形成特色产业项目发展的长效机制,多渠道增收,以保护有限资源。”

  西藏那曲盛产“冬虫夏草”, 虫草产业在那曲地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斤晒干后的虫草从2001年前后的8000多元飙升到了眼下的四五万元。然而,挖一根虫草最少要破坏30平方厘米的草皮,而采挖过程中被践踏、车碾的草地面积则更大。近五年来,那曲地区嘉黎县虫草产量达到10726公斤,群众虫草收入累计达到1931万元。嘉黎县县长嘎松美朗说:“虫草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一份宝,但我们不能盲目采挖,竭泽而渔,不为子孙后代考虑。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

  他说,形成特色产业项目发展的长效机制是我们保护特色资源的最好办法,嘉黎县不仅盛产虫草,而且有着丰富的藏医药资源。近五年来,嘉黎县建立了100亩的藏药材种植基地,研制了直孔常觉丸、珍宝月光丸等13种新药,掌握了180多种常用藏药和8种名贵藏药的加工技术,藏药产值达到360万元。加强培养具有藏医药专业知识的研发人才,立足特色,力争把嘉黎县藏医院建成藏北独具特色的专科医院。这些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和生活质量下降,就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将是罪人。

  镜头三: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将西藏丰富的矿产资源推向了市场经济的前台,有着丰富矿产资源的嘉黎县自然成为众多矿业企业逐鹿的目标。矿山开发涉及到草地破坏、环境污染等,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

  位于嘉黎县东南部的忠义乡有一处金银矿,储量大、品位高,是旧西藏政府开采银的重要矿点。近年来,开发该矿山的呼声日渐高涨,但是这一矿点的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是嘉黎县风景最优美的地区。对于年财政收入仅几百万元的小县来说,矿业开发的巨大收益充满诱惑。但县政府却明令禁止对这一矿点的开发,并计划将这一地区申报为自然保护区,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保护。

  嘉黎县委书记黄荣定说,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县有丰富的矿业资源,我们采取的办法是提高矿业发展的门槛。矿业开发是全县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全县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点达40多个,蜂拥而至的中小矿业企业面对我们的门槛望而却步。目前嘉黎县已引进国内两家大型矿业企业在此开发,已开发的矿点植被覆盖率很低,而且这两家大型企业具备开采后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的经济实力。对于植被覆盖好的矿点,“纵有金山我们也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我们会吸取一些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从一开始就迈过这道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