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友谊”、“阿波罗”、“中山”、“东塘”、“晓园”等“五虎斗长沙”的浓浓硝烟已随风而逝,随着城市日新月异、新型商业业态纷纷涌现、商业投资主体不断入驻,新的商业布局正在形成——长沙已进入多商圈时代。
五一商圈VS东塘商圈
五一商圈,无疑已成为长沙人气最旺的商业风水宝地。它位于长沙市中心地段,日均人流量30万人次。在政府引导规划基础上,已成为以大型百货为主力业态,休闲、餐饮为辅助业态的黄金商圈。以品牌消费为主的五一商圈,已成为长沙的购物标志。2006年9月落户长沙的新世界百货,相中的就是五一商圈这种成熟的魅力。市场推广部张经理坦言:“五一商圈已经发展成熟,对于商家而言,升值空间较大,投资风险相对较低,商业回报也相对稳定。”
东塘作为区域性商业中心,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长沙可与五一商圈比肩的主力商圈。
东塘商圈以东塘立交桥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在辐射范围内,百货、超市、酒店、金融、休闲、餐饮等设施正趋于完善。据统计,东塘日均人流量为15万人次,最高超过40万人次。“现在的东塘商圈有点类似5年前的上海徐家汇,极具生长空间,有望成为长沙市含金量最高的核心商圈之一。”业内人士许先生评价。商圈经济兴旺与否,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在东塘商圈的辐射范围之内,除原有的一些重量级生活小区,大量生活住宅区开始在城南扎堆。持续看涨的楼盘均价,意味着这一群体的购买力之强。商家只要做好服务文章,就能成功地将这些消费对象潜在的购买力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
随着省政府机关南迁,长株潭融城步伐提速,长沙城市重心逐渐南移,东塘已成为一方不可多得的财富洼地,这一商圈新贵的前景不可估量。
长沙多商圈时代来临
做好长沙商业这桌菜,仅靠“五一”或“东塘”两个商圈掌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同主题、不同功能形态的商圈一齐出动,才能献上一桌色香味俱佳的满汉全席。
2005年7月,长沙市商务局编制的《长沙市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05年-2020年)指出,到2020年,长沙市将建设完善1个市级商业中心、13个区域性商业中心、30个社区级商业中心和18条主要商业街。
火车站商圈是长沙的传统商圈之一,地位一度仅次于五一商圈。作为交通枢纽中心,火车站商圈有着不可计量的流动人口,大流通口岸型和大流通市场型是其独特之处。但业内专家认为,火车站商圈发展潜力有限。以流动客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家,往往商业信誉不高,加之中高档消费及个别商业业态缺席。
长沙城东再生出一个新的商业圈成为必然。近年长沙东部城区已形成以万家丽中路城东片区为中心辐射开来的“东城新经济区”,涵盖东二环以东的高桥商圈、汽车东站、体育新城等商业集中区。步步高万家丽店、沃尔玛长沙第三店、台湾大润发逐个挺进城东,“三纵八横”城市交通骨干网络初具规模,与黄花航空港、武广高速铁路长沙站、京珠高速长沙段等重要交通设施全面对接。
曾占据着长沙商业重要一席的伍家岭商圈,一度没落。近两年随着霞凝港物流圈辐射全国,湖南金鹰广播影视文化中心日益红火,大型住宅楼盘不断冒出,加上即将建成的“两馆一厅”(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产生的拉动效应,北城商业复兴指日可待。
有着40万人口的河西岳麓区,目前只有溁湾镇这个商业业态基本齐全的商业中心,但现有商业设施与整个河西的消费能力很不相匹配,后续发展空间还很大。业内专家指出,与五一商圈只有一桥之隔的溁湾镇,必须调整商业业态,整体改造提升溁湾镇周边地区商贸业。尤其是坐拥大学城和岳麓山两大资源,溁湾镇商圈的发展要充分强调文化产业和生态功能。
长沙商圈应有自身特色
长沙仅有200多万常驻人口,但消费能力实在有些令人“看不懂”。长沙市统计资料显示,今年头9个月,长沙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9.21亿元,同比增长19.6%%,增幅提升3.5个百分点;并且消费品市场逐步升级,高档商品已成为市场销售热点。
当然,消费能力提升依靠的是居民收入的提高。今年前三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290元,同比增长16.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0%。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长沙城市综合实力位居第一位。加之长沙市民具有超前消费的特质,这一定程度上推动着长沙引领中部地区消费潮流。
而且,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推进,长沙的消费市场已扩大到长株潭乃至“3+5”城市群,辐射到全省甚至周边各省的相邻县市。从此意义上说,长沙的消费,已不是一个城市在消费。
有专家认为,长沙商圈建设,不仅要反映在量上,更应体现在质上,应具有自身特色。“未来长沙商圈发展,要有别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注重发展新兴产业,打造功能性商圈、主题商圈,突显出中部城市的特色和优势。”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朱国玮认为。应该说,打造独具特色的商贸强市、文化名城和休闲娱乐之都,是长沙市为之努力的目标。
以文化产业商圈为例,长沙目前已形成媒体传播、文化娱乐、卡通动漫、文化旅游等七大文化支柱产业,拥有田汉大剧院等一批知名文化品牌,2006年长沙市文化产业实现产值360亿元、增加值170亿元,占该市GDP的10%。打造以文化为主题的商圈,打造一个全国性的文化产业中心,不失为长沙未来商业发展的目标之一。
上一主题:“安全是天,责任重于泰山”
下一主题:国内外大企业看好与中小企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