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一次跨越,跳出了工艺滞后的泥潭
[发布时间:2007-12-18 00:00:00 点击率:]

  1996年,晶牛集团成立。王长林伫立在北方的原野上,面对中国玻璃制造业工艺技术落后的现实,思绪万千,再一次感到沉重的压力,用什么方法能够改变玻璃制造业工艺落后的现状呢?王长林想到了“嫁接”这个词。

  

  扬弃“嫁接”理论

  

  “嫁接”其实是自然科学“基因工程”的一个概念,对于企业管理来讲,其本义是指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王长林有机地将其引入企业管理,以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实现思想激活、资本转换的方式,王长林称之为扬弃嫁接。王长林运用嫁接理论最广泛的领域是管理方式的嫁接和工艺技术的嫁接。

  工艺技术的改造和前提是利用人才,企业最缺的不是人才,而是人才机制。晶牛集团把国内外最先进的用人机制通过嫁接创新,形成了独具晶牛特色的 “四四制”:一是拓宽成才渠道。根据人才的成长规律,将过去千军万马挤一个独木桥(党政干部桥),变为四条成才渠道:即党政成才路,科研管理成才路,专业技术成才路,工人技师成才路;二是明确用人的四个条件:考核德、能、勤、绩;三是突出四个用人重点:即突出一线、独当一面、突出贡献、考虑年限;四是注重科技化人才培养。有了科技人才,晶牛集团的科学研究才有了保障。

  晶牛集团在改革开放初期,产品非常单一。1981年建成三机有槽垂直引上生产线,1985年扩建六机窑生产线,只能生产单一的平板玻璃,1993研制成功的蓝玻也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王长林带领企业员工根据“扬弃嫁接理论”,开始将陈旧的玻璃制造工艺与先进的科学技术嫁接,苦心研制的压延微晶玻璃,研制开发了玻璃钢汽车、海上游艇、彩钢夹芯板、晶核新材系列等新产品数百种,完成了10多个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

  

  虚实相间  扬弃创新

  

  然而,产品开发、工艺技术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光有扬弃嫁接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过实践验证。王长林又提出了“虚实相间,扬弃创新”的创新之法,王长林认为:“虚由实出,实由虚定,虚实并举,无往不胜”。所以,晶牛成立了市属企业第一家建材研究所,启动了新产品开发的一个战役两条战线。一是由总工程师牵头,以研究所为主体,开发平板玻璃以外的新产品;二是以生产技术厂长带头,以技术处、设备能源处等有关部门为主体,围绕浮法玻璃产品品种、质量、成本搞技改。在上世纪末,晶牛集团新产品开发不间断,几十种起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在晶牛问世,成为全国玻璃厂家品种最全的企业之一。

  好的产品必须有好的设备才能完成生产工艺。1996年下半年,晶牛公司利用扩股融资,总投资2.6亿元,建设了一条430吨/日工艺先进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从而使“晶牛”玻璃制造工艺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在“虚实相间,扬弃创新”创新原则指导下,1999年,“晶牛”人投资超亿元、历时8年苦心研制的“高精产品”压延微晶玻璃生产线投产,产品获得了4项国家专利,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2000年,晶牛人又进行了企业技术改造,将落后的三级引上工艺改造为压花玻璃生产线;六机窑改为300吨/日浮法玻璃生产线,同年,晶牛集团在津巴布韦投资成立合作贸易公司,晶牛集团跨国经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从此,晶牛跃出了制造工艺落后的泥潭,开始大步跨向高新技术领域。一时间,产品供不应求,为了方便运输,企业修建了铁路专用线。

  随后几年,王长林一门心思领导晶牛科技创新,开发的宝石蓝玻璃填补了省空白;开发出了浮法在线翡翠绿、晶莹黑镀膜玻璃,填补了国家空白;开发了压延微晶玻璃、晶牛玉产品,填补了世界空白,并获8项国家专利。该产品以无污染、无放射的特点,成为21世纪装饰装修首选的绿色产品。有了“闪光”的产品,晶牛集团拥有了独立的进出口经营权,产品可直接出海入港,远销欧、亚、美、非的96个国家和地区。晶牛集团也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大型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这时候,王长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