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与时俱进德阳非公有制经济春意正浓
[发布时间:2007-12-18 00:00:00 点击率:]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平等”,成为目前热议的话题,让非公有制企业倍受鼓舞。很显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期已经到来。非公有制企业如何把握机遇,谋求又好又快发展,也是目前各级政府和非公有制企业本身所思考的问题。作为四川省民营经济综合实力、经济总量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成都)的德阳市,也就格外引人注目。德阳的非公有制经济是如何迅猛发展起来的,政府是如何作为的,企业是怎样发展和成长的,都值得探讨和借鉴。为此,记者赶赴德阳市工商业联合会,采访了四川省工商联副会长、德阳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会长张志强。

  解放思想 创新发展思路

  张会长说,自今年4月下旬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德阳模式”“德阳经验”几乎成了德阳非公有制经济的代名词。其实,这一局面的形成非常不易。近几年来,德阳市委市政府,在中央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大政方针指引下,在省委跨越式发展战略指导下,在如何确定德阳经济发展的实现方式上,作了深刻的思考和艰辛的探索,最后确定了既符合德阳客观实际又有新时代特色和高度的“双推”战略,全面推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双轨同步发展。“这是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的结果。”张会长说,“也是市委市政府高起点谋划发展思路,高标准制定发展战略的结果。”

  张会长很有感触地介绍说,制定和推行这一发展战略,德阳人拿出了自己的勇气。一是广大党员和干部解放思想的勇气,克服长期以来所有制歧视的旧思想旧观念,做到各级各部门旗帜鲜明地为非公有制经济保驾护航,很是难得;二是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攻坚破难的勇气,解决了统一思想问题,还要解决许许多多实际而复杂的困难,才能确保既定战略的健康有序推进。张会长说:“今天德阳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的成就,是坚持改革开放的成就,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成就,是勇于解放思想、攻坚破难的成就。”

  充分服务 优化发展环境

  新的发展战略确定后,如何优化德阳市的发展环境,又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在这点上,政府的充分服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另一个层面上讲,今天德阳非公有制经济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政府充分服务的成就。”张会长告诉记者。他说,归纳起来,服务的充分与扎实,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领导亲力躬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认真听取意见、建议,能现场解决的立即拍板,需要研究解决的,随即研究落实;二是服务机构健全。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分管领导,并成立了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及其办公室,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具体研究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并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职能职责延伸对接到各相关行政职能部门;三是完善了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等4个配套性文件。今年,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法制、市场、政务和舆论环境;四是发展机制更科学、更灵活、更合理、更有效,开放程度更高。比如,因地制宜,抓好了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工业化结合起来、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城镇化结合起来等“三个结合”。比如,鼓励和支持机关及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愿离岗创业或辞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离岗创业5年期内原单位给予必要支持。在从业人员上,只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都可以凭本人身份证直接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在经营领域方面,对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申请的经营范围,只要不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都放开经营。“在政府充分服务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显然不止这些,”张会长说,“还有融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行政性收费的降低,对非公有制企业家、个体工商户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爱等等,都很实在、很具体。总之,德阳市为非公有制经济创建了一个良性的市场机制,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心奋进 政企共写辉煌

  赴德阳采访之前,记者在有关德阳非公有制发展方面,拿到了几组统计数据。

  截至2006年,全市个体工商户达6万余户,从业人员8.6万余人,注册资金4.86亿元,分别是1983年同期的4倍、4.5倍、90倍,私营企业总户数9522户,雇工17.9万余人,注册资本金112.44亿元;分别是1985年同期的51倍,66倍、2330倍;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65.6亿元,纳税总额8.96亿元,占全市GDP的50%。

  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推选为县以上党代会代表81人,其中,省九次党代会代表3人,担任县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512人,其中,全国人大代表1人,省人大代表4人、市人大代表62人、县(市、区)人大代表151人,、省政协委员6人、市政协委员69人,县(市、区)政协委员219人。

  2002年以来,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捐资助学达1400余万元,资助大、中、小学生达1000多人,捐资修建学校5所;捐助社会公益事业达6300多万元;捐资3500多万元、捐物620余万元帮助困难群众;参与开发扶贫项目7个,投资总额26亿多元;仅宏达集团就投资1.1亿元建设5000户农民新居。

  这些数据所显示的首先是一种蓬勃兴旺的气象。在这一气象中,又显示了政府与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显示了企业家们商道人品的成熟。“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共同书写了德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辉煌。”张会长说,“在书写辉煌的过程中,肝胆相照,勇往直前,充分显示了有胆识、有活力、有品质的新时代特征。我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平等’的激励下,德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前景,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