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陆龙兄弟:从小木船到海产食品旗舰
[发布时间:2008-04-29 00:00:00 点击率:]

在宁波,提起“陆龙兄弟”海产品,妇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陆龙兄弟”是由陈苗龙等6个兄弟渔民30年前创办的。渔民是怎样上岸成长为企业家的?陆龙是如何走向行业第一的?在改革开放即将迎来30周年之际,笔者采访了宁波陆龙兄弟海产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苗龙,他向笔者娓娓道来30年创业经历。

  陈苗龙和他的兄弟们从海上起家。1978年,他们筹了两万元造船出海。那时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序幕,“资本主义的尾巴”还没完全“割”尽,两万元当时应该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陈苗龙告诉笔者,在浙江上虞的老家,地少人多日子苦,他们家总共只有两间房,只能靠海吃海。他们是当地第一个私人造船下海的。当时,根本谈不上理想,只是为了生存。两万元是他们下了很大决心费了很大周折凑起来的,变卖了所有值钱的物件,包括母亲的戒指。借遍亲友,再加上平时苦攒,东凑西凑造起来的。

  船造好后就沿着东海近海捕鱼,装到宁波、温州和福建等地批发出去。陈苗龙觉得,大海对人是公平的,只要能吃苦就一定能有活路。

  靠海吃海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上岸也是一种选择。但陆龙兄弟经过三次转折才站稳的。

  

  由渔民到商贩

  

  第一次转机出现在1983年4月。他们兄弟几人沿黄海海滩捕捞黄泥螺,不停地寻找好的滩涂。他们发现,江苏大丰是东海与黄海交汇处,那里黄泥螺质量上乘口感最佳,而当时都没什么人去捕捞。有了这个稳定的天然滩涂,销路就没再愁过。他们专门销售给上海的一家公司。

  从专业捕鱼转变成供应商后,兄弟之间分工自然也有变化,有的专门管运输,有的专门管滩涂组织捕捞,有的专门管质量检验,而陈苗龙就专门驻扎上海,负责和厂家联络。跟厂家熟络后常去加工车间,他也全盘知晓了黄泥螺加工的各环节,后来还帮着指导工人怎么改进工艺。帮别人也是帮自己,没想到这为以后陆龙兄弟自己加工提供了帮助。

  陈氏兄弟这时已经由渔民变成了商贩,这是第一个转折。要成为集采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现代化企业,需要大的资金投入,还得承担更大风险与责任。

  陈苗龙说,有些转折很突然很无奈。但他们是很幸运的。

  

  前店后厂

  

  第二次转折是1986年,上海爆发甲肝疫情,导致海产品全部禁售。这给他们当头一棒,只好停掉上海的所有生意,全部移到宁波。创业的第一个高潮就这样戛然而止。

  他们这时已经挣到很大一笔钱,接下来该用这钱做什么呢?讨论后没有结果,非常迷茫。有一个共识就是先不动这笔钱,一定要等机会兄弟们再合起来做一番事业。

  到了1989年,宁波有很多店面对外出租。他们觉得不能再放过这个机会,就租了新江桥边40平方米的门面,字号“兄弟泥螺”,前店后厂。1992年又重新进入上海市场,常年向上海全国土产集团供货。

  

  由商贩到企业家

  

  第三道大弯是1994年。经过七八年的摸索,陆龙终于找到良性发展道路:把重心放到海产品加工和销售上,并拿到宁波市特种许可证,成为首批特种食品许可企业。因为当时市场化很低,商品比较粗放,泥螺制品在市场上多是散装称重销售,几乎没有定型包装的品牌产品。所以,他们先走一步,为泥螺制品注册了自己的商标,率先走上品牌发展之路。这时候,陆龙兄弟开始注重宣传和广告,创建品牌,“兄弟泥螺”、“陆龙兄弟”走进宁波千家万户,“陆龙海产礼包”成为宁波的一个文化现象。

  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正在扮演“引导消费需求、创造潜在市场”的开拓者角色。因为,随着“陆龙兄弟”海产食品包装的日趋精美化、礼品化以及产品线的日益扩展,居民的消费行为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人们探亲访友时拎在手里的补品和烟酒,在不知不觉间已被海产大礼包所取代;过去上不了台面的泥螺蟹块,如今成为高档酒席必备的冷菜;过去吃不惯海产食品的内地消费者,也开始逐渐接受鳗干、黄鱼鲞甚至是泥螺、炝蟹。

  这三个弯转下来,“陆龙”兄弟身份由渔民、商贩变成企业家、股东。一则“现实超越梦想”的发展奇迹由此演绎:从昔日的狭小门面,到如今拥有雄踞宁波老外滩“桥头堡”位置的5000平方米海产中心,以及分设在宁波各重点商圈的10余家连锁专卖店;从昔日以黄泥螺、蟹制品起家,到如今衍生出脱脂大黄鱼、干海产品等六大系列200多个品种;从昔日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到如今与江苏100万亩无污染滩涂和东海舟山渔场建立了一级品统购的“绿色通道”,并投资1500余万元引进质保体系和现代化生产线……今天的“陆龙兄弟”,不仅被同行奉为海产食品业的龙头企业,而且成为以宁波为大本营、销售触角遍布全球华人世界的海产巨人。

  近年来,宁波陆龙兄弟海产品有限公司还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