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在深圳,六成“的士”司机是湖南攸县人;
在上海,100万湖南纺织女工“叫响”上海滩;
在全国各地,“建筑湘军”成为“叫得响、过得硬、立得住”的铁杆队伍;
……在劳动力转移的大潮中,劳务湘军正在崛起。
三湘外出务工人员蜚声珠三角,闯荡京沪,有些已经迈出国门,去往德国、越南、约旦等几十个国家。目前,湖南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务工人数超过500万人,在长江、闽江三角洲地区约有200万人。来自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6月底,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1066万人,比5年前翻了近一番。2006年外出务工农民人均劳务收入7656元,全省创劳务总收入768亿元。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种有利于农民向城市转移措施的落实,使成千上万的三湘农民奔向通往城市之路。农民向城市转移,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加速了城乡融合的进程。他们从城里赚回大把钞票,带动了乡村的发展;他们在城里务工、经商,在城里置业、居住,给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攸县的哥”行天下
在我国的一些城市,有心人可以留意一下,打车时若听司机操一口湖南味的普通话,那就有90%的可能是攸县人。从东部沿海的广州、深圳、厦门,到中原腹地郑州、焦作,从大西北的乌鲁木齐、佳木斯,直至“世界屋脊”的拉萨,都活跃着攸县“的哥”的身影。
历史上湖南的“厉害角色”层出不穷,而以这些攸县人为主导的“的士湘军”走出家门,以令人惊奇的方式演绎出的“的士打工族”神话,令人不能不对这个偏居大山深处却号称“全国的士第一县”的攸县及攸县人刮目相看。
据统计数据显示:攸县现有人口76万,总劳动力39万,有13万人常年在外务工。这支劳务大军中,“的哥”大约有3.6万人。也就是说,攸县10个外出打工的人中,就有3个在开出租车。在广东出租车行业中,攸县“的哥”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圳有8600多辆“的士”,其中5000多辆归攸县人所有,广州1.6万辆“的士”,其中1/4强是攸县人在当老板。仅对广州而言,攸县“的哥”每年至少为广州出租车行业贡献10个亿。
按每年人均净赚5万元计算,攸县“的哥”每年共带来15亿元的纯收入。据攸县有关部门统计,这些收入中的97%的资金回流攸县,其中至少有8亿多元在家乡投入再生产,兴办大小企业3700多家,每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县GDP的40%以上。
攸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的士”大县。攸县“的哥”,甚至被人称为攸县“的哥现象”。
打造劳务湘军品牌
攸县的哥、湘女家政、铸造湘军等劳务品牌已经在全国叫响。邵阳、娄底的保安在珠三角地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让不少培训学校供不应求。“湘女家政”以益阳、常德、永州等地大批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村姑娘到北京、上海、广东、长沙等地从事家政服务为代表,有4万多人。该品牌人员素质较高、信誉好,颇受全国家政服务市场青睐。以“铸造湘军”闻名的嘉禾县,有2.5万人从事铸造业,在珠三角地区创办铸造企业400多家,年产铸件上百万吨,占当地市场份额的46%。“装卸湘军”以岳阳平江等地一大批从事车站、码头和建设工地运输装卸工作的农民工为代表。该品牌劳务人员体格健壮、吃苦耐劳,在全国货物装卸市场很受欢迎。“湘妹子纺织工”以湘潭等地一大批纺织行业女工为代表。该品牌人员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已经形成一支技术娴熟、吃苦耐劳、数量庞大的纺织女工队伍,在省内外纺织服装较为集中的发达地区转移就业十分抢手。在上海务工的湖南纺织女工就有将近100万人,很多地区开纺织厂,首先想到的就是湘女。“建筑湘军”以长沙等地一大批从事房屋建筑、道路建设的砌筑工、抹灰工、木工、装修工、架子工为代表。该品牌劳务人员下广东、进京沪、战苏鲁、上西藏,在全国建筑市场干得风风火火,被誉为湖南“叫得响、过得硬、立得住”的铁杆建筑队伍。如衡阳的木工和装修工、邵阳的钢筋工、湘乡的送变电工、湘西的木工和雕花工,享誉全国建筑劳务市场。“湘妹子导游”以韶山、张家界、南岳衡山等旅游景区从事导游服务的青年男女为代表。该品牌人员服务热情,深受游客欢迎,现遍及全国各旅游网点,品牌效应日益上升。“英雄导游”文花枝就是闻名全国的杰出代表……
为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益,做大做强劳务产业,湖南省2006年3月推出了“湖南的哥、湘女家政、湘妹子导游、湘菜厨师、建筑湘军、湘妹子纺织工、湖南机加工、湖南保安、装卸湘军、铸造湘军”十大劳务品牌。目前,全省劳务品牌输出人员约占劳务输出总人数的40%。其中,建筑湘军200多万人,湘妹子纺织工近100万人,湖南的哥10多万人,湘女家政8万多人。
一些形成品牌的劳务,如今开始走出国门,收入颇为可观。如全省向德国输出湘菜厨师1000多人,占全国输德厨师总人数的1/3,月薪达750至1500欧元。据湖南省商务厅统计,去年湖南境外打工人数已达2.16万人,全年从境外赚回劳务费超过10亿元,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
品牌劳务还使许多打工者,积累起原始资本,走上创业之路。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建起了8万多个“回流型”个体民营企业,吸纳60多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他们的创业,带动了更多农民的就业;他们的致富,带动了更多的农民走上富裕之路。
千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乡村和城市的巨变,悄然而深刻。
富民强省的一着重棋
劳动力转移大潮,席卷三湘四水。千万劳务大军在转移就业中,打响了劳务湘军品牌,闯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突破口,也支撑起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的快速发展,更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动力。党的十六大后,特别是近年来,在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成千上万的农民离开乡村,走进城市,他们用汗水为城市创造着财富,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也接受着城市的洗礼,转换了脑筋,根除了穷根。在此过程中,更有一大批农村人才脱颖而出。他们通过辛勤劳动,积累了资金、技术和经验,回到家乡,创办企业,实现了由打工仔、打工妹到创业者、企业家的飞跃,也带动了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他们的创业,带动了更多农民的就业;他们的致富,带动了更多的农民走上富裕之路。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这是关系富民强省战略的一着重棋。各级各部门应该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转移思路,正在一起把这着重棋走好、走稳。农民向城市转移,可以缩小城乡差别;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条件,促进农业发展;可以改善资源配置状况,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提高农民素质,缓解庞大人口的压力;可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该继续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为农民工提供一个和谐就业的环境,为他们在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生活娱乐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服务,让农民工能够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社会中,让农民工在城市有家的温馨感。这步战略性的重棋走好了,湖南实现富民强省,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充满希望。
上一主题:移动通信20年3G脚步声声快
下一主题:武汉车商拼命开店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