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 文
华尔街上的“高级打工仔”比比皆是,但如果问谁的薪水更高,高盛董事长兼CEO的罗伊德·布兰克费恩当仁不让地坐头把交椅。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布兰克费恩2007年度的奖金高达6790万美元,其中包括2680万美元现金,及价值4110万美元的限制股与股票期权,这已经是高盛连续第四年创下华尔街的奖金纪录。
而在2006年,他的个人收益就超过了5430万美元。他自己也位居2007年《财富》全球25位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第三位,仅次于苹果集团的乔布斯和新闻集团的默多克。
结缘高盛
布兰克费恩从小在纽约环境最差的廉租房区长大,16岁时,他仅仅因为听说过哈佛这个名字才申请了奖学金,却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地进入哈佛法学院。他逐渐形成了精明的头脑,对细节的把握,以及勃勃雄心。依靠奖学金完成不间断的求学后,1978年他获得了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一名税务律师。
在对自己现有工作有诸多不满意和对未来的向往中,布兰克费恩第一次把目光投向了高盛。可惜这一次并没有得到高盛的青睐,他跳槽去了一家商品贸易公司J.Aron。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很快,布兰克费恩就成为这家公司的金牌贸易员。而更加戏剧的事情发生了--J.Aron被高盛兼并了!突如其来的进入高盛的机遇,反而使布兰克费恩陷入思考:“我怎么才能在这个地方生存下来?我是不是能让我所负责的工作领域成为公司发展很重要的一部分,我非常在意这一点。”
上世纪90年代初,J.Aron所创利润已经占到高盛财团总利润的1/3甚至更多。布克兰费恩的表现也越来越抢眼。
独步高盛
1997年高盛将J.Aron与其固定收益业务合并,建立了固定收益商品部(FICC),布兰克费恩成为该部门的主管。FICC的收入从1999年28.6亿美元一路上升到2003年的55.9亿美元,成为高盛的支柱部门。2002年,这个部门创造了高达1270万美元的收益,这一丰厚业绩,直接使他进入高盛的董事会。分析师称,这个子公司对高盛利润的贡献率高达35%。
高盛集团对FICC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使得布兰克费恩在2003年底成为高盛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2006年6月,时任高盛集团CEO的保尔森成为美国财长,布兰克费恩顺理成章地成为高盛集团的董事长兼CEO。之后,布兰克费恩开始研究高盛所有部门的业务。“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不得不让自己专注于我并不熟悉的那部分业务。”布兰克费恩说。
人们认为,布兰克费恩的成功源于他懂得如何通过公司的自营交易而不是通过兜揽高端客户来创造利润,他善于发现机遇并且能以最快的速度反应并将其充分利用。高盛的高管称,他具有一种使人愿意与之共事的亲和力,能让人放声大笑,但也有着极为严肃的一面。他像海绵般吸收信息,工作极其努力,又能够同时协调上下两方面的关系。
拯救高盛
次贷危机成为华尔街众多大银行的灾难,也成为众多职业经理人的“滑铁卢”。花旗银行前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普林斯、摩根士丹利前联合总裁克鲁兹;美林前主席奥尼尔都因此黯然离职。然而布兰克费恩,却在这场灾难中稳坐钓鱼台。
实际上,高盛的幸免不能完全归结于“运气好”。高盛认为必须降低抵押以及与抵押相关的有价证券的存量,同时买进昂贵的保险以对冲即将到来的损失。因此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在次贷危机下,华尔街的银行去年四季度面临着减记数十亿、甚至上百亿资产,股价下跌20%甚至更多。而高盛却获得了2.2%的增长;全年净收益高达11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1%;当年高盛员工奖金总额高达202亿美元;高盛的股价也上涨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