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中小企业经过创业期发展起来后,企业制度该如何选择?传统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有何优缺点?中小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近日,在由广东顺德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承接的广东省科技厅“管理提升行动”培训上,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牛国良给顺德400多位企业界人士传经授道。
企业该选择什么样的制度?牛国良认为,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企业制度,不要“小人穿大衣”“大人穿小衣”,制度选择不能赶时髦,而是企业内部变量的需求。
牛国良指出,创业期企业制度以传统企业制度为主,因为这种制度产权清晰、激励有效、委托成本低,但管理非职业化、家族特征明显,当企业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所以企业应该及时改变和创新。
据国外资料显示:家族企业平均寿命24年,30%能够传给第二代,16%能传给第三代。而中国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却只有2.7年。牛国良分析,因为传统企业制度中家族纽带形成的非正式组织排斥专业人才,传统管理、本能形成排斥形成壁垒,缺乏权力制衡机制导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新生力量缺乏导致家族企业寿命过低。
企业该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人才配置很重要。牛国良认为,企业成长过程中人才配置有四个阶段:高级人才低位使用期、低级人才高位使用期、高级人才高位使用期、低级人才低位使用期。“前两个阶段是企业创业期,其中第三个阶段很关键,处于非职业化向职业化迈进时期,企业振荡调整风险很大。”
牛国良告诫企业,高级人才高位使用期创业家要向企业家转变,而且需要企业家的智慧。这一时期随着新人的进入会带来新的理念和管理运作体系,企业将在振荡中前进,风险来自外来管理者能否与原有企业融合、融合速度有多快、在多大层面上融合。牛国良所说的智慧是如何处理好公司元老和如何选择新进管理者。
“对待公司元老的态度有两种:‘杯酒释兵权’和‘火烧庆功楼’,”牛国良建议,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过河拆桥”,但要考虑用什么方式“拆桥”
上一主题:杨元元看望“万里行”采访团成员
下一主题:现在进入“民企自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