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郭顺元:坚决不卖“礼拜鞋”
[发布时间:2008-06-17 00:00:00 点击率:]

和很多先富起来的人一样,保兰德集团董事长郭顺元同样有着一车的故事。

  郭顺元有不少衔头。最新的,北京奥运的火炬手;远点的,南非中华福建同乡会副会长、全国非洲工商联华商总会常务理事。现在,他一年中有部分时间就呆在他老家福建莆田的保兰德集团(中国)总部,指挥将士驰骋疆场。

  

  从蒸包子开始

  

  郭顺元1970年出生在福建莆田市秀屿区忠门镇西埔村,1985年,还在忠门中学分辨26个英文字母的他随父亲和舅父转学去了内蒙古。初中毕业后,郭顺元操起了莆田忠门的老本行,学起了蒸小笼包的手艺,这一年,他17岁。

  一年后,认定“蒸包子不会有大出息”的郭顺元卖起了木头,在郭顺元看来,干卖木头的行当显然要比蒸包子出息得多,两年后,在他20岁那年,他组建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蒙东物资,有了平台,郭顺元把战线拉得更广,不只是木头,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等也卖,什么来钱卖什么。

  之后不久,郭顺元开始尝试办厂,与包头钢铁公司合作,创办了稀土冶炼厂和包钢高速线材厂。

  如果顺着这条道折腾下去,现在的郭顺元可能会是一个“钢铁大王”,南非之旅改变了他此后的奋斗足迹。

  

  请记者曝光“礼拜鞋”

  

  初到南非的郭顺元想搞矿业和地产,刚考察时觉得前景不错,后来他发现有几个因素不太稳定:“一个是治安,另一个是货币,当时南非的钱很大,和美元比是1:1.3,后来一直贬值,到现在已经缩水了两倍多,我想我们辛苦去赚钱,赚来的钱还不够它缩水,后来就不做了。”

  郭顺元改行“倒鞋”,从莆田老家采购鞋,然后卖到南非。 “刚开始,‘倒鞋’的生意很好做,因为那时候黑人刚解放,大家都是盲目消费,在南非的销量很大。当时,国内做鞋和包的轻工企业也非常多,但大家的质量都很烂,像国内说的‘礼拜鞋’,只能穿一个礼拜。”

  1992年,郭顺元铁了心不再卖“礼拜鞋”。

  郭顺元从意大利收购了一个品牌,并且在南非注了册,这个品牌就是今天国际国外市场都响当当的“保兰德”。

  问题来了:鞋子的质量是有保证了,销量却不好了。由于制作规范,对质量要求严格,做鞋的成本高上去了,自然而然的,在市场上的价格要比一般的“礼拜鞋”贵很多。

  至今回忆起来,郭顺元仍然觉得,卖质量鞋的最初两年时间确实很苦,“压了几千万货,赚的钱都压在仓库里头,没有一定的实力和魄力哪里能撑得下去。” 

  郭顺元找到了在南非最有影响力的一份报纸曝光“礼拜鞋”。结果犹如平湖投石,这篇报道在当地华人圈中炸开了锅。

  驻南非大使馆的大使也找郭顺元谈话。听完郭顺元的解释后,大使鼓励他一定要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有什么困难还会来帮他。

  一些中产阶级买了“保兰德”鞋后发现,几个月后都还是好好的。南非人民终于相信,“保兰德”绝对不是“礼拜鞋”。“现在大家穿到‘保兰德’觉得是很自豪的,先不说‘保兰德’是个国际品牌,华人当中在南非品牌打得最响的,也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就是我们‘保兰德’。”谈起这些,郭顺元一脸的自豪。

  

  向曼德拉借律师打赢官司

  

  南非模式成功后,郭顺元开始把他的“保兰德”拷贝到其他国家,意大利、智利、巴拿马、迪拜……“保兰德”所到之处,披荆斩棘,受到消费者的一致欢迎。

  2003年,郭顺元在莆田注册了保兰德集团(中国)总部,把生产基地转回了中国。

  在今天的郭顺元看来,做品牌是个非常辛苦的过程。

  为了“保兰德”,郭顺元还和美国人打了一场官司。

  “保兰德”的英文商标powerland和美国二线品牌power只是一字之差,power据此在南非法院告“保兰德”侵权。

  前面两次官司,郭顺元都输了,因为他拿不出证据反驳美方“抄袭他们品牌”的指责。 

  有一天,郭顺元跟南非总统曼德拉一起吃饭,看着郭顺元心事重重的样子,老曼就问:“你平时都是那么乐观,怎么今天突然心事重重?”

  顺着老曼的话,郭顺元漫不经心答了腔:“我辛辛苦苦经营了这个品牌好几年,现在power说我抄袭它的牌子。”听完郭顺元的解释,老曼也觉得没辙,不过,老曼同意把御用律师借给他。老曼的律师和郭顺元加班加点看完材料后,还是找不到反驳powe的充分证据,苦无良策之后就问:“你的鞋子在哪里卖?”

  郭顺元把律师带到商场后,细心的律师突然发现,“保兰德”卖的鞋子居然要比美国power贵上10%-20%。这一发现让律师无比的兴奋,当即拿来相机,跑了十几个商场,拍了很多反映价格的照片,拍完照片后,律师拍拍郭顺元的肩膀说:“没问题了。”

  不久后开庭,律师当庭拿出了这些照片,并向法官提出,“是贵的抄袭便宜的,还是便宜的抄袭贵的?”

  法官一听就明白了,当场反问对方律师,对方律师没料到“保兰德”会有这一招,顿时傻了,因为贵的不可能去抄袭便宜的品牌,贵的肯定比便宜的品牌要高档。

  这场官司至今仍让郭顺元非常得意。

  郭顺元在很多国家都设有“保兰德”的销售公司,每家销售公司同时承担研发、设计和信息传递,这些信息汇总到中国的总部,中国总部再根据各个区域的流行款式,整合一些比较优质、消费者比较认可的元素,最后再做出产品。

  郭顺元认为做品牌其实有一定的套路:“第一是品质,品质你要摆在第一位;第二是你的市场定位,这也很关键;还有,要有一整套的营销模式,根据不同市场量身定做,实行差异化服务。”

  郭顺元的“保兰德”成了南非华人圈一个成功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