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由于安全生产事故总数和死亡总人数居高不下,2002年,湖南省被列为全国安全生产监控的重点省份。
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痛定思痛,下决心扭转这一被动局面。经过全省人民5年艰苦努力,安全生产相对指标逐年好转。2003年至2007年,该省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从1.46下降到0.511,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13.23下降到7.8,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也都比上年有较大幅度下降。
纵向比,湖南省安全生产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但横向比,某些指标仍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较大、重大事故多发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2007年,该省煤矿事故死亡排全国第3位,煤矿百万吨死亡率7.8人,为全国平均水平1.48人的5.3倍,铁路路外事故死亡人数全国排名第1位。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仍高达3055人。
鉴于此,2008年湖南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针对性和力度。
强化安全生产
两个主体责任
针对个别地方和行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仍然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切实做到三个严格。
一是严格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和干部管理。湖南省按照中组部制订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评价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以及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经济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同步考核。对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不力,事故指标超控,发生重特大恶性责任事故的地区和相关责任人员,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并严格追究所在地区相关领导的责任。纪委、组织、人事等部门,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干部奖惩管理和选拔、任用的考核内容,对安全生产政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提拔、重用。
二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对有令不行、大局意识不强、工作不实,特别是造成严重后果的地区、部门、企业及其责任人,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中纪委关于《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监察部、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等,从严追究党纪、政纪责任;对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是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审查投资人的资格,防止不具备投资实力、安全意识差的经营者掌控企业。督促企业落实安全责任、资金投入、机构配备和培训教育等。根据企业的不同性质、不同类型,采取有效的责任追究措施。
治大隐患
防大事故
治大隐患、防大事故,是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的必然要求,狠抓落实是关键。湖南省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百日督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湖南省从4月下旬以来,正在全面深入地开展百日安全督查活动。一方面,该省积极配合国务院督查组完成在湖南的各项活动;另一方面,省政府组织7个综合督查组,分别对各市州进行督查;同时,省政府还要求各省直有关部门、中央驻湘有关机构还要对所监管行业进行专项督查,省安监局、湖南煤监局组织了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四个专业督查组。目前,各个督查工作组正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最前线开展工作,确保督查工作不留死角,不留漏洞。
二是切实搞好高危行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治。首先,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把减少道路交通事故,降低全省事故总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落实。其次,深入开展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抓紧落实非煤矿山矿井机械通风、采石场中深孔爆破两项技术措施;特别是对存在水文地质条件不清、通风系统不完善、大面积采空区、危险尾矿库、露天矿不实施台阶开采或其他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重大隐患的非煤矿山企业,要责令其立即停产整顿,对不认真整改仍擅自组织生产的企业,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直至关闭。第三,严厉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湖南省是全国烟花爆竹的主产区,规范烟花爆竹产业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最突出的任务是要协调地方政府、公安和相关部门,及时掌握非法生产动向,落实“打非”责任,加大“打非”力度;深入开展禁止使用氯酸钾专项整治,特别是对出现“三超一改”现象的烟花爆竹企业,要责令其立即停产整顿,对不认真整改仍擅自组织生产的企业,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直至关闭。第四,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秩序。以防止液氯、液氨、石油液化气等泄漏事故和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特别是对非法加油站的整顿为重点,严格安全监管,有效防范泄漏和爆炸事故。对不符合安全距离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要积极支持、督促企业落实资金进行整改、搬迁,消除重大危险源。第五,坚决关闭非法生产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单位。2007年全省公告关闭的516处小煤矿已全部关闭,4年来,全省累计取缔关闭无证非法小煤矿1867 矿次,目前全省煤矿数量控制在1120处以内;关闭非法非煤矿山9000余矿次;关闭非法危险品从业单位1211家;取缔烟花爆竹小作坊6847家。
三是切实建立和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整改报告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分行业分企业建立台账,加强跟踪监控;对隐患排查整改情况不及时报告的企业,要严格处罚,因此引发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对重大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对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要果断停产停业、限期整改。对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整改到位,以及尚处在整改过程中的隐患,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加强监控;对个别问题严重整改无望的,要坚决责令退出或关闭,严防隐患发展为事故。
四是切实把隐患排查治理与完善应急救援体制机制结合起来,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完善预案体系,落实监控措施,增强应对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
筑牢“两个基础”
发挥示范效应
所谓“两个基础”,一个是安全生产基础设施,一个是基层安全生产工作。
湖南省除了省级和市(州)两级财政,以及企业逐年增加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外,把安全生产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了基层安全生产工作上,在全省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了百个安全生产示范文明乡(镇)建设,部分市县,如娄底市的双峰县、怀化市等一大批市县,其安全生产监管的触角已延伸到了村,实现了安全生产监管的全覆盖。目前,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县、乡(镇)建设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正在形成波澜壮阔之势。
虽然湖南省安全生产仍然面临诸多不利的客观条件,但是只要按照既定思路抓紧、抓实,并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与时俱进,常抓不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湖南省一定能逐年缩小与先进省、市的差距,从根本上扭转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的不利局面。
上一主题:本报浓浓爱心直达平武灾区
下一主题:赈灾·慈善·企业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