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赈灾·慈善·企业家责任
[发布时间:2008-06-18 00:00:00 点击率:]

 因为在第一时间对地震灾区救灾捐款表述有问题,引发了社会舆论的极大不满,内地著名的地产建筑商、万科地产董事长王石辛辛苦苦建立的个人信誉几乎一夜之间就破坏了,为此,王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了挽回损失,弥补遗憾,王石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能否如愿,可否得到社会的彻底原谅,还是一个未知数。

  王石真的不是人如其名,石,本是稳重的意思,但是,王石的话,却是如此之轻飘。王石忘记了很多东西:一、责任。二、道义。三、感情。四、良心。关键不在于捐款的数目多少,而是在于态度。

  王石的话,表现了一种什么样子的态度?一、冷漠的态度。二、倨傲的态度。三、唯利是图的态度。可以看得出,在王石的深层意识形态中,有几个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因素:一、企业利益至上,唯我为大,任何事情不可以约束企业行为。二、国家自然灾害无论大小,与企业无关,那是政府的事。三、在人民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选择时,企业家要维护企业利益。

  王石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企业家,但是绝对不是令中国人肃然起敬的企业家。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最令中国人敬佩的企业家是谁? 

  是李嘉诚!得知汶川地震后,李嘉诚第一时间捐出3000万元人民币,又追加1亿元人民币。

  是邵逸夫!5月15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邵逸夫偕同夫人,第一时间捐款1亿港元。 

  是李兆基!继早前以集团名义向灾区捐出1000万港元之后,香港恒基兆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人李兆基第一时间再从私人基金中捐出1亿港元。其后又继续捐出巨款。 

  是王永庆!5月14日,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第一时间捐1亿元人民币,并让台塑在厦门的长庚医院和台湾的长庚团队做好救助准备。 

  是郭台铭!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是第一个向四川灾区捐款的台商。地震第二天,他就以旗下企业富士康名义向灾区捐助6000万元人民币,这是灾区当时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 

  是因为这些港台巨富捐的钱多,就值得尊敬吗?不是的,是因为他们说得好、做得好,说得感人,做得在心。 

  李嘉诚表示,看到灾民苦况,感同身受,不禁怆然。他又称赞政府、军方、武警及广大群众竭尽一切可能,救死扶伤,他们奋不顾身的场面令人动容,肃然起敬。邵逸夫因为身体原因,久未公开露面,坐着轮椅参加了香港艺人的捐款赈灾晚会,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灾区受灾群众的关心。李兆基20日在旗下公司的股东大会上说:“买股票不如向灾区捐钱。”王永庆什么也不说,但是他常说:“有钱不拿去做公益,是种罪过。” 

  这些港台巨富的确是把赈灾慈善活动当作常态。李嘉诚基金会过去已向内地、香港捐出近百亿港元。仅从2003年至今就向内地捐赠了7亿多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教育、医疗项目。邵逸夫从1985年至今,累计捐赠了32亿港元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以邵逸夫之名命名的“逸夫楼”,几乎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各类学校。王永庆从2004年起就有计划地捐赠大陆教育事业,金额高达30亿元人民币。郭台铭在他的祖籍地山西,捐款就达数亿元人民币。 

  回观内地,虽然没有港台巨富这么大的手笔,但是发挥了巨大的赈灾救助作用的企业家也很多,最为突出的是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汶川地震发生后,陈光标最先率120人工程队赴前线,冒险救起128人,共捐了785万元现金、2300顶帐篷、2.3万台收音机、1000台电视机、1500台电风扇、8000个书包……人民感动了,称他为“中国首善”。陈光标的义举获得了温家宝总理的高度赞赏。

  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之所以能够感动人,是因为他们把责任、道义、感情与良心摆在了利益之前。 

  与这些成功企业家相比,王石的轻薄骄纵,令人难以认同。事实上,作为理性的人来看,王石以及其企业捐多少都不是主要问题,即使有人质疑,也无需过多的批评。量力而行,才是上策。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捐出钱去了,影响企业生存,对社会也是不利的。但是,能力无论大小,对社会的责任心、良心是不可以没有的,是不可以漠视的。 

  亡羊补牢,时犹未晚。王石事件给众多的企业家一个警醒,企业家时时刻刻要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民众的情感,时时刻刻要注意责任与良心的对照。如何从企业利益中拨付一部分用于公益慈善事业,用于灾难救助,用于国家前途与未来的形象构建,必须从长考虑,认真思考,仔细安排。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企业家最终能够获得社会的敬重,企业最终能树立良好的信得过的形象,在于勇于以及善于承担社会责任。如果拒绝社会责任,任何企业家最终都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