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企业公民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一个词汇,从很多媒体看到、从很多企业领导人的嘴上听到。
企业公民的出现无疑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企业文明的表现。通过企业公民的建设,提高了企业的声誉,改善了企业与消费者、投资者、员工、社区和政府的关系,推动了环保和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方面长时期的回报。
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震惊了全国,震惊了世界。突如其来的灾难给灾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劫后余生的群众、废墟瓦砾中的伤、夷为平地的县城、满目疮痍的大地……一幅幅画面强烈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一切为了生命。巨大的灾情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也牵动着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公民的心。地震发生后,国内企业纷纷自发捐款捐物,给予了灾区人民巨大的支持。
在捐赠行列中,我们看到在市场上分利必争、利润微薄的家电企业纷纷解囊相助,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上午,格兰仕四川成都销售分公司第一时间筹备了包括帐篷、饮用水、食品等在内的第一批救援应急物资发往都江堰;13日下午,苏宁电器总部代表专门飞赴成都向四川省民政厅正式交付了500万元善款;国美电器将向红十字基金会捐助500万元现金及价值200万元的救灾物资;13日晚,海尔集团启动“重建家园”计划,宣布向灾区首批捐助1000万元;地处重灾区的长虹集团不仅积极捐赠了500万元,还发动各地分公司和员工捐款700万元。还有很多家电企业在行动,格力捐赠800万、志高空调捐赠350万、美的集团捐赠300万,还有万和、TCL、康佳、松下、飞利浦、三星……
谁赚的钱多,谁的能力强,谁就应该尽更大的社会责任,慈善捐赠作为企业公民行为的最高层面,这已成为现代社会公认的准则。
中国有句古话,“患难见真情”。可我们也看到部分企业在地震灾难面前沉默了,一直将“企业公民”挂在嘴边的一些跨国公司失语了。有媒体报道,一些外企将公益或慈善活动与企业营销紧密链接,为一个公益或慈善项目捐款10万元,而拿出炒作自己的宣传推广费用则高出捐款总额的几倍之多。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引申一下,“君子有财用之有道”,通过企业运营赚取利润的同时,在适当的时候,同样要回馈社会,而不是将企业公民当作一句空话。(中国家电网评论员)
上一主题:资源和投入不足制约我国汽车工业研发进程
下一主题:湘企老总呼吁中国企业应努力适应国际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