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借鉴日本经验 提供灾后重建资金保障
[发布时间:2008-06-27 00:00:00 点击率:]

恢复重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充足的资金保障是恢复重建的基础。曾担任美国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灾后重建专家及新奥尔良重建办公室执行主任的爱德华·布莱克利教授认为,灾后重建计划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资金来源计划。日本政府在1995年阪神地震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拓展资金来源,有效保障了恢复重建进程,很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资金来源“四位一体”

  

  加大政府投入。日本政府在震后,按照《严重灾害特别财政援助法》、《公共设施灾害重建工程费国库负担法》、《耐震改修促进法》等法律规定,积极承担政府责任和义务,向灾民紧急提供饮水、食品、衣物等救济物品,并向困难居民提供临时住宅。据估算,阪神大地震恢复重建过程中,日本政府各个部门共投入10万亿日元重建经费。阪神大地震共造成约30万灾民,人均重建费用约3000万日元。

  大力吸引社会资金。日本神户市政府在震后建立了重建基金,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恢复重建。重建基金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基金,主要由政府投入;一类是投资基金,主要由社会投资。其中,基本基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则针对投资收益率较高的商业性项目。从实际操作情况看,重建过程中两种基金相互结合,基本基金先期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拉动投资基金不断跟进投资商业项目。据测算,基本基金与投资基金的比例达1:50,重建基金成功了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参与灾后重建。

  金融机构承担应有责任。日本1966年颁布了《地震保险关联法》,经多次修订逐步完善。据统计,阪神地震后两个月,日本保险公司就完成受害投保人的赔偿金额核算及支付工作,共赔偿6万余件,支付赔偿金额大约790亿日元,为灾民重建自救提供了有力支持。在银行方面,日本的金融机构出台了一些救助政策,如临时缓缴按揭贷款、减少贷款利息、延长贷款时限等。据统计,截至1996年7月,日本各金融机构对总额达2750亿日元的贷款实行了各类救助政策,有效减少灾民损失和压力。震后,有银行贷款的灾区群众,继续偿还的比例达38%,扩大了银行恢复重建的贷款空间。

  日本阪神地震恢复重建得到日本全国人民的帮助。神户市所在的兵库县共得到日本全国1791亿日元无偿捐款,42万包无偿救援物资。这是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重要来源。另外,灾后第一个月到达灾区的志愿者达62万人,一年后上升为138万人。志愿者的加入,不仅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也节省了大量劳动力成本。

  

  汶川:也有四个渠道

  

  当前,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国家财政拨款,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各大银行提供的授信贷款,对口援助,国内捐款,国际援助等。如何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可持续资金保障,用好用活现有资金,参考日本阪神地震灾后资金来源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地方政府要统筹自身财力,调整年度安排,加大受灾地区恢复重建投入,建立地震灾害恢复重建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坚持3-5年不间断投入。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坚持由政府统筹恢复重建。压缩不必要的行政开支,严格执行行政管理费缩减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在财政预算科目下的各项产业发展基金要主要用于相关产业恢复重建。

  拓宽多元投资渠道。出台有关灾后恢复重建优惠政策,放宽投资领域,运用财政担保、贴息、以奖代补和必要的税费减免等手段,采取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吸引重建资金,积极引导企业、民间组织和有能力的灾区群众投资灾区建设,尤其是投资收益率较高的产业项目。搭建投融资平台,探索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发展公司,以政府投入资金为资本金,增大融资能力,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恢复重建。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灾后恢复重建捐赠款物,捐赠款物尊重捐赠人意愿,并纳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协调金融服务支持。政府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向灾区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加强公共财政与政策性金融的配合,通过提供大额授信贷款、特别优惠贷款等措施鼓励恢复重建。要积极争取国外金融机构、开发援助组织针对灾区的优惠贷款援助。发挥地方金融机构在恢复重建中的作用,启动重建融资绿色通道,创新金融产品,积极主动为灾区提供金融服务。加快开展灾区群众保险理赔,针对受灾群众证件缺失、手续不完善的现状,采用特事特办的方式,优化理赔程序,尽量减少受灾群众损失。

  强化资金使用监督。按照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有关规定,加强对恢复重建资金的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监督制约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加大纪检监察力度,积极推行事前和事中审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按照恢复重建相关规划,坚持质量标准,按时完成项目建设,提高资金使用实效,严厉查处重建过程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各项建设资金安全用于灾区恢复重建。

  (作者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