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已经开始由短缺经济过渡为过剩经济,一些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经济学原理认为,在供大于求的条件下,价格应该下降,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今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快,特别是猪肉和玉米价格节节攀高。统计数据表明,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2%。物价上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产能过剩条件下为何还会出现价格上涨现象呢?对于这一现象,应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加以分析和理解。
“产能过剩”只是局部现象
“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常出现的现象。只有当供过于求的产能数量超过维持市场良性竞争所必要的限度,或者企业以低于成本价格进行竞争时,超出限度的生产能力才有可能是“过剩”的生产能力。
根据我国目前供求关系总量进行分析,需求拉动型增长特点十分明显,需求总量趋热,一方面大于供给总量,一方面仍处于正常范围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周期性因素、技术进步、要素禀赋变化、需求升级等因素,“产能过剩”只是某些行业出现的局部现象,而另一些细分市场却出现产能不足。这种情况,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反映,也蕴含着推动竞争和结构升级的动力。
“产能过剩”既有企业发展战略的原因,也有经济周期和企业之间正常涨落的因素。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看,在需求长期看好的大背景下,为避免丧失市场机会,不少企业的产能规划一般都适度超前于市场需求。但需求具有周期性、波动性,这种波动的走向和幅度,有时会大大超出企业的预测。
“物价上涨”也是结构性上涨
一般来说,对市场总的供求关系的判断通常采用GDP平减指数来衡量。GDP平减指数是对按现价计算的GDP与按不变价GDP差距的一种测度,也就是对GDP总体价格变化的一种综合反映,而这其中CPI只是反映进入居民消费领域的商品价格。
从2000年以来,我国GDP平减指数各年都大于0,这就意味着我国经济呈现出总体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特别是在2004年,GDP平减指数达到6.9,这一信号直接导致了当年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此后两年,GDP平减指数有所下降,表明相关的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今年以来GDP平减指数又增加到5左右,仅次于2004年的水平,这表明我国经济正处于偏热的状态。
当前我国市场的供求关系具有较为悬殊的结构差异,反映在具体的物价层面上就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今年以来以猪肉和玉米为代表的基础农产品,在产能和销售上出现了区域性的失衡,市场认为这些产品的未来需求将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因而它们的物价在特定时期和地区内呈现出较为“反常”的上涨趋势。
事实上,不同行业的生产能力、销售途径和具体发展背景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从而给不同消费群体造成较大的反差。当前上涨较快的居民消费价格中,影响最大的是农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由于普通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其价格上涨应该主要是由供给方面所造成的。
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影响
众所周知,产业政策应该关注产能过剩,货币当局应该关注物价指数,更多的时候则是产业政策必须与货币政策同时配套使用。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动向将对各行业上市公司产生不同的影响,需要引起投资者的高度重视。
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增长依然乐观,流动性依然充裕,在经济增长周期、流动性充裕格局不变的情况下,物价上涨前景主要取决于成本方面。可以认为,资源价格仍将上涨,劳动力成本也将上涨,农产品价格震荡向上的可能性很大。
笔者认为,对于那些“产能过剩”行业的上市公司,由于产业政策对其生产成本上升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的作用,其当前业绩和业绩前景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重新估值,以防止股市泡沫过度膨胀产生一系列严重问题。
上一主题:芜湖自主创新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
下一主题:汽修业凸现诚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