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贵州经验之一:“大矿帮小矿”
[发布时间:2008-07-16 00:00:00 点击率:]

□ 本报记者 李国政

  专业技术人员匮乏,这是全国小煤矿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在经济落后省区,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小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因此,解决小煤矿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治本之策。

  2008年,贵州省从本省实际出发,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大矿帮小矿”工作,而六盘水市的这项工作则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据该市副市长陈绍荣介绍:“大矿帮小矿”是省政府决策、部署的一项工作,去年省政府为此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属国有煤炭企业帮扶地方小煤矿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省属国有煤炭企业分批对全省小煤矿进行“一对一”帮扶。帮扶的主要内容是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大矿帮小矿”是义务的,大矿没有收益。帮扶是技术层面的,大矿不代替小矿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我市小煤矿专业技术人员每矿平均只有1.8人,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市小煤矿安全发展的“瓶颈”;帮扶有助于我们突破这个“瓶颈”。今年全省计划帮扶24家小煤矿,余下的将分批帮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底,六盘水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省属国有煤炭企业帮扶地方小煤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选择、推荐被帮扶煤矿,县(区)级煤矿安全监管和煤炭管理部门负责督促被帮扶煤矿落实帮扶工作措施,重点帮扶灾害严重、专业技术力量薄弱、有一定可靠资源、产量较大、有发展前途的地方小煤矿。

  担纲六盘水市帮扶主要任务的是盘江煤电集团公司。该公司高度重视帮扶工作,把它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和崇高使命来完成。公司成立了帮扶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帮扶方案,从采掘、机电、运输、通风、地质、测量等部门抽调作风好、业务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帮扶小组,安排公司所属7个大矿对7个地方小煤矿进行“一对一”、“手把手”帮扶。该公司与当地政府、安监部门、煤炭管理部门和被帮扶小煤矿建立起联系沟通机制,共同推进帮扶工作。

  今年1-5月,帮扶小组对照《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分别对7个小煤矿的地面、井下采掘、机电、运输、通风、地测、防治水等生产系统及其工艺组织了检查“会诊”,共查出各类隐患和提出整改建议162条,已落实整改38条,正在整改124条。对被帮扶小煤矿存在的技术问题、管理问题、员工技术操作问题、安全理念问题等,该公司都逐一认真解决,切实做到了真情、真意、真帮扶。

  通过一个季度帮扶试点,被帮扶小煤矿普遍认为,这一方式是解决小煤矿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的有效举措,是消除小煤矿安全隐患、提高小煤矿整体安全生产水平的治本之策。如,盘江煤电集团公司山脚树煤矿帮助水城县攀枝花煤矿解决1211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技术问题。帮扶前,攀枝花矿技术人员既懂得上隅角瓦斯抽放技术理论,也能在实际中操作,但就是解决不了瓦斯超限问题,瓦斯浓度经常达到1.5%。帮扶后,瓦斯浓度被控制在1%以下,有时仅0.2%。攀枝花矿实际投资人深有感触地说:帮扶实在、有效,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我们原来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只需一周,甚至一天即可解决。

  “大矿帮小矿”正在贵州全省试行中,它对小煤矿提高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贵州省的帮扶经验引出了如下思考:

  一、“大矿帮小矿”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果,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极强;在经济不发达,而小煤矿又相对较多的省份很有推广价值。

  二、“大矿帮小矿”毕竟是一项解决燃眉之急的阶段性措施,要从根本上解决小煤矿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就必须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据六盘水市副市长陈少荣介绍,省、市政府对此都有通盘考虑,去年已与贵州大学联办能源矿院,并已招生。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的是:政府对这部分大学生一定要有前瞻性研究,要制定配套鼓励政策,当这部分大学生毕业时,足以吸引他们去小煤矿工作,以防止人才流失,避免教育资源浪费。

  三、阶段性义务帮扶是应该的,为了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大局。如果是长期帮扶,就应考虑帮扶成本;因为省属国有煤炭企业毕竟是企业,而目前国有企业社会负担依然较重。考虑帮扶成本,从长远看,也有利于促使小煤矿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