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A股市场的股指越救越低,直面现实,救市需要换个思路。
救市,就其字面的意思来说,是一种动宾结构,“救”是行动的全部,“市”即所救的目标对象。在逻辑顺序上,基础性制度性建设或称“治市”虽然是救市效果发生或发生之后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就像救火、救命一样,如果把事后的补救性治理甚至康复性调理排到抢救性的紧急行动之前来进行,则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误事、害事、坏事。
虽然从经济和金融结构来说,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整体影响不算大,但就股市而言,市场的损失早已远远地超过了华尔街。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16日的6124点一泻千里,最大跌幅已超过七成;随着24万亿市值灰飞烟灭,投资者损失的并不只是账面上的虚拟价值,同时也是真金白银形态的金融财产性收入,其中伤害最大的就是广大的中小投资者,尤其是近年来刚刚浮出水面的中产阶层。这个重大损失不仅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社会消费需求的增长,更严重的是事实上已经并正在进一步导致资本市场本身基本功能的逐步丧失。如果任其恶性循环下去,将不能不对实体经济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所谓“制度性救市”的提法,是偷天换日,玩弄偷换概念的把戏,不由分说地以所谓的“治市”改变了救市的方向。这是导致当前股指越救越低的最主要的原因。“治市”论不仅无视当前股市正在面临的崩盘危机,而且还把极不正常的暴跌归咎于前期牛市中的股价泡沫,这意味着所谓的“治市”,本质上也不过是强行挤压市场泡沫之行政暴力的政策性延续,是“推翻重来论”的翻版。在整体市盈率已经跌到14倍以下,市场走势已经严重背离整体经济基本面,且市场的过度低迷已经严重损害市场基本功能、挫伤投资者信心、影响“三个稳定”的情况下,刻意坚持“以治代救”严重缺乏大局感,不能不说是一种方向性的错误。
“以治代救”之以“制度性救市”为标榜的,无非是增持、回购、分红、融资融券、可交换债等一些措施不仅具有较为明显市场化色彩,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实或弥补了市场基础性建设的缺失。不过,这些措施在给市场带来的某些短暂的交易性机会,事实上不过是为包括大小非和某些投机性资金等强势群体所提供的,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则不仅没有享受到所谓的利好效应,反而在形形色色的误导之下套得比原来还深,损失更大。这就足以让人反思,这究竟是救市还是误事?
“4.24”乃至“9.18”以来的实践一再证明,“制度性救市”即使兼具行政和市场化两大强势手段也救不了市。这并不是因为药性不佳,也不是医术不高明,而是药不对症所致。回避大小非问题的根本解决,就无以唤回市场的信心。这是牛头不对马嘴的“制度性救市”,虽然也既称治市又称救市,却往往事与愿违,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根本原因。
前证监会主席周正庆近日再次呼吁尽快建立平准基金。平准基金虽然并不是直接解决大小非问题的对症措施,但是,如果不仅用之于直接干预由于大小非和投机资金恶意造成的股市异常波动,而且通过增持关键权重股或买断某些大小非和投机性抛盘来稳定股指,则或者不失为市场创造重见天日的良好机会。在某种意义上,这也许将是重新回到妥善解决大小非问题以恢复市场功能的轨道和重塑市场信心的开始。
错误和挫折的教训,应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一点。无论如何,现在我们应该认识到,救市应该救到点子上,此乃当务之急。 (摘自《证券时报》黄湘源/文)
上一主题:倒影!基金趁乱大举建仓
下一主题:弱市行情读季报需把握五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