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本报记者 赵占岭 特约记者 李沁东 摄影 张武福
潞安集团源于1959年成立的潞安矿务局。
潞安矿务局是一个老先进单位,是第一个中国煤炭工业现代化矿务局,曾以“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精神闻名全国,受到过周恩来、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3次获全国企业管理最高奖,被誉为“一局三金马,中华第一家”。
上世纪90年代下半叶,我国的煤炭市场出现了非常萧条的局面。同所有煤炭企业一样,潞安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挑战:
安全投入历史欠账较多,随着采掘的不断延伸,地质条件变劣,瓦斯涌出量增大,集约高效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单一挖煤卖煤的生产格局,经营方式粗放,资源接续、矿井接续紧张,发展前景堪忧;
黑色的煤堆,黑色的矸石山,黑色的抽放上来的矿井水……“黑煤经济”带来的环境污染与日俱增;
受市场萧条的影响,企业效益虽然较当时大多的煤炭企业要好很多,但也不尽理想。到2000年,企业销售收入14.76亿元,职工人均收入只有14776元。
煤市冷落,效益一般,前景堪忧,职工情绪低落,一种悲观的气氛弥漫在企业上空。
在这样一种氛围中,2000年7月,任润厚赴潞安任职。
任润厚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90年代初任职马兰矿期间,在实地考察东南沿海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写出了《联合·成功之路》的文章,较早大力倡导“联合发展、做强做大”的理念,在山西企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任西曲矿矿长期间,把市场机制、价值规律引入企业管理,使该矿迅速摆脱困境;任省煤干院院长期间,实施“百日革新”,手到病除。被冠以“救火队长”、“改革家”、“大手笔”等,一时名气甚隆。
在这样一个更大的平台同时也是一次更大的挑战面前,任润厚用战略管理谋篇布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篇,在8年多的时间里,书写了一个安全发展、集约高效发展、绿色和谐发展、永续发展的潞安,清晰地勾勒并正在书写着一个既强又大的国际化新潞安。
突出战略管理,依靠战略制胜,潞安做强了,做大了
在市场萧条、前景堪忧的大背景下,任润厚一头扎入企业的每一个厂矿调查研究,召集广大干部职工问计问策,虚心向行业专家求教。在对企业的方方面面进行综合盘点和对行业发展前景充分把握的前提下,任润厚把战略管理首次引进了潞安。
在全体干部大会上,任润厚讲,“什么是战略管理?就是围绕长远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进行的管理。”
经过民主决策和专家决策,2001年初,潞安制定了“十五”“再造一个潞安”、“十一五”建设能化大集团、“长远建设‘中国潞安’,实现潞安国际化,建设国际化潞安”“三步走”发展战略。围绕战略的实施,潞安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集团公司和所有改制的二级子公司普遍建立起了法人治理结构,构建起了“集团化模式、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的大集团管理格局。
2001年7月23日,集中优良资产,作为主发起人,设立了山西潞安环能股份有限公司并实现了A股上市;组建运行了山西省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家企业财务公司,积极推进集团层面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人工作,培育了企业的金融功能。
潞安集团组建了由国内知名煤炭、煤化工、煤制油、多晶硅、金融贸易等方面煤炭专家组成的决策体系和开放式的潞安研究院,吸引了国际国内优秀专家人才参加;加大招聘力度,提高招聘质量,集团成立以来吸引了5186名二本以上大学毕业生,培养和储备了大量的各类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实现了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
随着战略管理的不断深入,潞安集团的战略推进非常顺利:
煤、电、油、化、硅五大产业蓬勃发展,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三条主产业链不断拉长加粗;实现了由区域性企业向全国性大集团、由单一煤炭生产企业向新型能化大集团、由只强不大的企业向既强有大的企业集团快速深度转型。
2007年,煤炭产量达到3718万吨,销售收入289亿元,职工年人均收入52290元。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结果,企业荣列2008年中国最大500家企业前140名和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前191名。
在山西的省属国有企业中,潞安的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始终名列全省、全行业前列;省国资委考核评价中,潞安一直都是A类企业。
2007年,省委巡视组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潞安的战略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潞安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创造了潞安历史上的最好发展期。
潞安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了全面保证,安全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全国煤炭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的大环境下,潞安集团安全生产的成绩非常好:自集团成立以来,共计生产煤炭1.58亿吨,百万吨死亡率仅为0.047,杜绝了重大事故的发生。其中,2002、2003和2006年3年实现事故为零,2007年是0.027。今年以来安全事故为零。公司11对生产矿井当中,有6个矿安全生产周期达到1000天以上,4个矿达到2000天以上。其中漳村矿安全周期达到3553天。漳村矿、五阳矿和石圪节矿被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通报表彰为全国安全生产周期1000天以上国有重点煤矿。井下员工没有新增一例矽肺病,赢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九连冠”,全国总工会给潞安特颁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在全煤系统和山西是唯一的一家。
如此骄人的业绩,任润厚是如何书写出来的?
任润厚讲,其实没有什么秘密,只是以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本,带着深厚的感情,实打实地把“装备、管理、培训并重”这个安全原则落到了实处。
话虽这样说,潞安集团抓安全确实有许多独到的东西。
“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省”。
这句话的书面语叫做“不要最低成本,只求最优成本”,是讲安全生产的最大前提要最大限度地投入。
潞安集团的安全投入有多大?集团成立以来,总计投入装备资金41亿元,年均投入5个多亿;吨煤安全费用的提取国家标准是15元,潞安达到了30元,高出国家标准整整一倍。仅此一项,2007年就增加成本5.8亿元。最近,他们又将吨煤安全费用提高到了50元。
煤矿有一个说法叫“无
下一主题:“员工百家讲坛”:因材施教 解疑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