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王建海:卡西可踏上新征程
[发布时间:2009-01-04 00:00:00 点击率:]

  □  王奇戈  本报记者  袁兴国  

  “卡西可的竞争对手是自己。”

  这句耐人寻味的话,道出了浙江卡西可总经理王建海内心的新思绪,以及卡西可脚下的一段新里程。

  因为,作为西服,卡西可已功成名就;但作为一个国际品牌,卡西可才刚刚启程。

  2008年,卡西可推出的“百年卡西可”新视觉形象,仿佛在告诉人们:卡西可不仅仅意味着西服,卡西可更是有历史积淀、有文化内涵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以前卡西可产品中,西服占到90%,现在春夏季产品中,西服只占到40%。”卡西可副总经理王浩明介绍说,”卡西可西服的长项会保留下来,卡西可品牌将依然保持经典优雅的风格,但会增加更多的时尚性。

  卡西可的品牌之路,从产品结构的变化上可见一斑。2007/2008年秋冬卡西可服饰的系列化程度非常高,风衣、衬衫等男士商务旅行的一切行头应有尽有;每个系列又有多个花色品种,例如正装的面料在传统羊毛的基础上,加入丝绒成分,使手感、光泽度、重量感都与众不同。

  同时,卡西可服饰的色彩也非常丰富:不同质感的黑与白,温和典雅的含灰色调,温暖的过渡和缓的棕色,多层次的蓝色,自然柔和的绿色,冷色调的紫色,旧质感的金属色等等,并且十分注重色彩与色彩之间的搭配,让人们看到了休闲的卡西可和时尚的卡西可。

  与新产品相呼应的,是卡西可的新市场和新未来。

  王建海认为,服装销售不能只盯住国内市场,不能与同行争饭吃。要做大做强企业,必须盯住国际市场的“大舞台”。于是,从2007年开始,卡西可改变经营策略,开发休闲装、工作服等时尚新产品,产品也由内销转向外销新天地。由于服装产品适销对路、款式新颖时尚,赢得了世界的新市场和新未来,也满足了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尽管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下,但卡西可服装产品在海外“形势一片大好”,仍供不应求。2008年,卡西可外贸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

  卡西可诞生在中国近代服装的发祥地宁波,素有“红帮裁缝”之称,卡西可产品继承了“红帮裁缝“一挺、二平、三直、四服、五窝、六圆、七顺……”的绝技。经过两代人20多年的励精图治,卡西可已经为品牌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资本、品质,还有人心。

  从加拿大工商管理毕业归来的总经理王建海,坚持人本关怀的企业理念,他甚至亲自到车间为优秀员工颁奖。24岁进入卡西可,25岁从父亲王益明手中接过担子,他是和卡西可一起成长起来的,也是和卡西可的员工一起成长起来的,那种同舟共济的凝聚力是坚不可摧的。例如卡西可的设计师,从建厂到现在,他们从未离开卡西可。

  有了这些,就有了品牌的“骨”,卡西可珍惜自己中国品牌的形象,曾经几次拒绝其他公司的收购。“品牌立企”是卡西可两代服装人内心浓浓的情结,在国际市场上风云际会的较量中不为民族品牌争出一口气,卡西可心有不甘。

  更重要的是,卡西可不仅清楚地知道前进的方向,而且知道怎样走到目的地。

  王建海认为首先要改变思想,没有新思想,就没有创新力度。

  经销商能感受到卡西可的变化:“原来3个月上市的新产品,现在只需1个月。”由于在终端销售中建立了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卡西可对于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大大增强了。

  外在的变化其实是来源于卡西可内在管理上的变化:“例如对于经销商的审批环节,过去是5个人签字,如今是1个人签字。”副总经理王浩明说。

  王建海认为,有了新思想,行动就有了新方法和新角度,并且只有不断地去坚持,才能达到新的高度。

  王建海说,品牌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地去做,一点一滴地经受岁月的砥砺。但一个品牌的尊严,甚至说一个民族的尊严,就会在这种砥砺中慢慢地建立。对此,卡西可有目标,更有足够的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