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宁夏酿酒葡萄 为人作嫁几时休
[发布时间:2009-01-05 00:00:00 点击率:]

  □ 汤 久           

  

  2008年岁末,贺兰山东麓的葡萄产地空空落落,地里零星散落的一些枯叶和空架,秋季时分,这里红火一片的葡萄已被采摘完毕,以果实或是原酒的形式,流向各经销商。而其中绝大部分,早已远离了宁夏。

  灌装、贴牌……来自宁夏的葡萄原酒被装入一个个精美的酒瓶,摇身一变为长城、张裕、王朝等名牌“行走”全国,身价倍增。没有一纸“出生证明”,使得它们即便有一天辗转回到宁夏的超市货架,进了宁夏消费者的口中,也无法让它的老乡识得其庐山真面目。

  而同样在备战“双节”市场的宁夏本地葡萄酒企业相对要冷清许多。产量是摆在面前的事实:全区生产的葡萄原酒中,本地葡萄酒企业用掉的仅仅是外地企业的一个零头,大约10%。“说到底,主要是我们没有叫得响全国的葡萄酒品牌。即便卖原酒要比卖成品酒利润低得多,却也无可奈何!”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分析。

  2008年,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专门对发展宁夏葡萄产业作出重要批示:以非凡的毅力和决心把宁夏的葡萄产业搞上去,不达到中国第一,誓不罢休。对于宁夏葡萄酒产业来说,这无疑是春雷一声。能否打造品牌进军全国市场,改变“葡萄原酒供应商”的身份?宁夏葡萄酒企业凝望风向标,带着思考行进。

  

  “中国的波尔多”

  名不虚传

  

  继河北昌黎和山东烟台之后,2003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被批准为全国第三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与世界知名葡萄酒产地法国波尔多相近,被国内同行称为“中国的波尔多”。

  “这里能种出最好的葡萄!”“宁夏葡萄酒酿造第一人”——西夏王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惠明语音铿锵。从1981年参加工作算起,在葡萄酒行业摸爬滚打近30个年头的俞惠明亲眼见证着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历程:1978年,宁夏在永宁县玉泉营尝试种植5000亩鲜食和酿酒葡萄;1983年筹建了区内第一家葡萄酒厂——宁夏玉泉葡萄酒厂;1986年5月试制出了宁夏第一批、1000瓶葡萄酒,同年10月第一批贺宏牌葡萄酒上市,受到区内消费者好评;1994年与葡萄酒行业的国际专家李华博士合作生产李华牌葡萄酒,产品销到全国各地;1998年,西夏王葡萄酒获法国名酒博览会金奖。

  从最早尝起来像“果汁”的半汁葡萄酒,到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生产宁夏人认为味道“又苦又酸”的全汁葡萄酒,再到后来干红、干白为广大消费者接受。宁夏葡萄酒产业这20年的发展虽然进程慢、规模小,但有一点却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共识——宁夏能种出全国最好的酿酒葡萄。也正是这一点,宁夏产区吸引了长城、华夏、威龙、张裕、王朝等全国各大知名企业的眼球,纷纷来宁夏购买原酒,近年来抢购热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为人作“嫁衣”

  肥水外流内心苦

  

  “每年生产葡萄原酒,宁夏本地葡萄酒企业仅能消化掉10%左右,其余的均被区外葡萄酒企业瓜分。我们自己生产的原酒,却要贴上别人的标签畅销全国,这是个非常尴尬的角色。”宁夏经济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赵世华对记者讲。

  据统计,经过近10年时间的发展,宁夏的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其中酿酒类13万亩。葡萄酒企业也由“西夏王”一家,发展到今天的贺兰山、御马等20多家。一个明晰对比数字逐渐凸显:目前全区全年可产葡萄原酒33000吨,其中本地葡萄酒企业酿造成品酒仅用掉3000吨,其余的3万吨则成了王朝、张裕等国内知名葡萄酒企业的“口中肉”。

  产品有销路应该是好事一件,为什么却说身处尴尬境地?西夏王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惠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将葡萄粗加工成原酒销售,一吨的利润仅有1000元至1500元;而经过装瓶、贴牌后,一吨瓶装成品酒粗略估计也有3000元至4500元的利润,翻了3倍!眼看着三四倍的利润被这些全国知名企业拿走,宁夏产区成了名副其实的“原酒供应地”。

  记者从宁夏自治区林业局了解到,目前张裕已在宁夏建设1万亩规模的葡萄种植基地和2万吨生产能力的酒厂,王朝则与御马合作,大量收购宁夏产区的原酒,其他国内知名企业也打着进一步进军宁夏产区的“算盘”,这对宁夏本地葡萄酒企业来说,生存的空间更为狭小。如果还不能在品牌上打出一片天地的话,那势必会将“原酒供应商”的身份一背到底。

  

  迟来的“春天”

  誓不放走

  

  春天意味着万物复苏,对于宁夏葡萄酒产业来说无疑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于日前对于发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作出重要批示后,自治区林业局已快速作出反应——于近日出台了葡萄产业发展规划:到2012年,葡萄种植总规模达到80万亩,葡萄总产量达到30万吨,葡萄种植业总产值超过12亿元,葡萄加工企业、庄园、酒堡发展到40家以上,葡萄酒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加工业总产值超过15亿元。

  宁夏经济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赵世华给记者分析了这一发展规划:从目前的现状看,长城、王朝、张裕三巨头占据着国内葡萄酒市场60%的份额,宁夏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打响本地品牌,两三年内挤进去很难,目前宁夏只能走“借鸡生蛋”的路,先以扩大产区种植面积的方法吸引更多的知名品牌进驻,以区外品牌带动宁夏产区知名度。再以在贺兰山东麓建设大规模酒庄、酒堡的方式,以特色助推本地葡萄酒品牌走向全国,加入全国知名品牌行列。

  “宁夏的葡萄酒企业要作好战斗准备,决不能再错过这个‘春天’。”宁夏葡萄酒没有一个品牌在全国叫得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思路不够开阔,只一味地强调种植,忽略了产品深加工和包装外销,使葡萄酒产业局限于“葡萄酒种植产业”,以至于在市场上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如今葡萄酒产业受到空前重视,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和政府的支持,我们本地葡萄酒企业打造知名品牌,进军全国市场,应该……”身为国家级品酒师的俞惠明拿起一瓶刚灌装好的葡萄酒,轻闻一下,未尽的言语全在醇香的芬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