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10年前,他还是一个怀揣500元到北京闯荡的开封县水利局下岗工;10年后的今天,他创建的北京斯地思通建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年产值5亿元,年上缴税金2000万元。
他的名字在开封市周边县区广为传播:几乎每年都有上千名开封农民工和下岗职工在他的斯地思通公司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斯地思通”,是英文“steel stone(钢铁石头)”的音译,他不屈不挠的创业梦,一如钢铁石头般坚不可摧。
他就是杨光,今年刚满31岁。
1月13日,中州国际饭店。在杨光返乡洽谈业务间隙,记者采访了这位极富传奇经历的开封在京创业企业家。
创业,创业,创业
杨光体会过没有钱的切肤之痛。
他出生在开封县农村,父亲去世早,17岁参加工作的杨光上班之初就面临着比常人更大的生活压力。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末,县水利局长期发不下工资,杨光常靠给局里的施工队帮忙补贴家用。
水利局修桥,一卡车水泥要卸,共20吨,卸一吨给两块钱工钱。正值下班时间,施工队没有一个人愿意接活儿,杨光主动请缨。20吨水泥,杨光一吨一吨从车上卸下,码好,到后来,一双手累得完全没有知觉,只能靠身体去推。就这样干了整整一夜,杨光拿到了40元的报酬。“你这么干值吗?”有人问他。“没想太多。”杨光说,“当时脑海里只是不断放大这40元的价值。”
冰天雪地的日子里,他给人打工看管施工材料,3天3夜没进一粒米,渴了,饿了,仅靠雪水维持。
那段日子里,有一件事给了这个血气方刚的青年莫大的触动。1998年,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夜里发烧,急诊,需要住院治疗,医生告诉杨光,住院治疗得500元。杨光和妻子东拼西借仅凑够300元,女儿总算在妻子的陪护下先住进医院,这个七尺男儿却再也坐不住了。
当晚交了住院费,口袋里没一分钱的杨光独自从儿童医院走到开封东郊二院门口,一股无助的感觉袭上心头。他在路边坐了一夜,想了一夜。
“我一定要走出去!”前所未有的创业欲望在杨光的内心深处生根。他做好了从单位下岗自谋生路的打算。
从500元到5亿元
1998年年底,从县水利局下岗的杨光怀揣500元来到北京打拼。凭借此前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函授水工建筑的经历,杨光在北京三环边的一家建筑公司找到了一份技术员的工作,月薪800元。
当时的北京房地产开发市场很火,建筑公司对工期抓得很紧。然而,大多数公司管理习惯走老路,观念僵化陈旧。刚进公司不久,细心的杨光发现,工人一天连续工作8小时,由于搞疲劳战术,工作效率并不高。他随即向公司管理层提出,改革劳动工使用现场流程,将每天工作强度由8小时缩至6小时,两班倒轮流上岗。杨光的建议很快被公司高层采纳,这样一来,每位工人一次工作3小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公司当时承接的一个住宅小区施工项目提前数月高质量完成。
在公司崭露头角的杨光很快得到重用,进公司还不到4个月,他就由一线技术员提拔到总工的位置上,月薪由800元翻升至8000元。
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当总工一年不到,杨光做预算,看图纸,熟稔了公司管理的各个流程。2004年,依靠给人打工挣的收入,杨光注册60万元成立一个建筑公司,他找来当年一同从开封县水利局下岗的五六名职工,开始了踌躇满志的创业之路。一位旅居加拿大的开封籍大老板得知杨光不屈服不退缩的创业经历,特意帮他为公司取了个洋名字“斯地思通”,即英文“steel stone(钢铁石头)”的音译,祈望杨光和他的公司勇往直前。
这一时期,是北京市建筑市场的“黄金时期”。2004年度,杨光的斯地思通公司即实现年产值200万元。此后一发而不可收,公司先后与中建、北京城建集团合作开发过上亿元的大项目,参与建设北京新农村改造项目,与台湾鑫记集团合作开发建设工业园区项目……2005年,公司高质量承接了安阳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大楼建设项目,当年年产值就突破1亿元。到2008年年底,公司实现年产值5亿元,纳税2000万元,并被评为北京市纳税先进企业。
曾在清华大学进修学习过的杨光有着超前的战略眼光。在建筑行业闯出了名堂,他又把创业的触角投向了更广阔的投资领域。2006年,他注册成立了斯地思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设涉及材料研发、科技、人力资源等多个投资领域的4个子公司,拥有专业技术人才150人。公司每年仅工资开支就有800多万元,算上农民工工资有3000多万元,即便这样,公司每年还会拿出200多万元专项资金培训专业技能人才。
搭建京豫两地之间的经贸桥梁
斯地思通公司里,用工上存在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绝大多数工人都是开封市周边诸如开封县、兰考县等县区农民工和下岗职工。就连公司物资部的重要职位也被当年开封供销系统的下岗职工占据。公司中标一个高速公路项目,仅开封地区就招工1000人。公司用工高峰期时,来自开封的农民工有3000人之多。尽管开封人占据了公司的“半壁江山”,但在公司核心管理层,没有一个人与杨光有着任何直接或间接的亲属关系。
“我希望能给那些和我有相似经历的人更多的发展机会。”杨光说。在公司劳务施工队选择民工用工方向上,杨光希望他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下岗工人和家乡开封的农民工。“他们从公司每带走一分钱,就等于我们为家乡建设作出一分贡献。”这个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开封汉子,有着挥之不去的家乡情结。
开封县八里湾镇一位农民工慕名来到斯地思通打工,干满5个月后,回到家就花5万元买了一辆私家车。
一位开封县农民组织了一支60人的务工队伍在斯地思通旗下打工,4个月下来,这支施工队带回家乡30多万元的劳务收入。
谈及下一步的打算,杨光说,他想以一位中原游子的身份,在北京与河南之间搭起一座坚固的桥梁。伴随着国内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的出台,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他希望能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将公司当前的投资重心转向河南地区,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商者无域。杨光给他的斯地思通描绘了一个灿烂的未来图景:“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世界已成为一个地球村。中国企业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斯地思通将来也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我奉献,我快乐
如果说当初是因为生活所迫走上创业之路的话,那么,经历了多重磨炼的杨光更多地参悟了创业成功的真谛。这个将“诚信、奉献”当做斯地思通企业文化的成功人士,这样阐释“快乐”的含义:“一个人的快乐,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在乎多少。”
杨光对这句在开封大相国寺看到的静思语记忆犹新: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尽孝,二是行善。
他是出了名的孝子。杨光的父亲过世早,刚在北京站稳脚跟,他就把母亲从开封县农村接到北京安享晚年。他更是不事张扬的慈善家。汶川地震发生时,正在洛阳谈项目的杨光第一时间以家人名义向灾区捐款4万元,回到北京又以家人名义向灾区捐款6万元,他的斯地思通公司累计捐款20万元。
杨光在开封县有个交情很深的朋友讲了两件小事:一位在斯地思通当厨师的员工回家探亲期间不慎生病,杨光得知后,随即以个人名义从北京向其汇去5000元治疗费,这名员工痊愈后回到公司上班,杨光当场又给了他5000元现金以示慰问。
有一年临近春节,没讨到工钱的20多名开封籍在京务工农民工在北京西站滞留两天两夜不能返乡过年,杨光从报纸上得知消息,派人买好了火车票送到他们手中。这些民工只知道是一位家乡老板给买的票,却连他的姓名都不知道。
“我奉献,我快乐。”杨光说,这句北京奥运会广告词最能代表他的心声。
从下岗工到企业家,杨光始终满怀感恩。他把这样的感悟书写在斯地思通公司的大事记图册扉页上:我很庆幸,斯地思通因我而生;我很感恩,上天给我太多的机遇;我很感激,和我一起风风雨雨走来的团队……
(康青选 焦宇炜)
上一主题:一个IT青年三次创业经历
下一主题:泰山特曲辉煌浙江15年庆典在杭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