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援建:重视授人以“渔”和“造血”
[发布时间:2009-03-27 00:00:00 点击率:]

  本报记者 何沙洲  

  阳光明媚的三月,江苏南通市在对口支援的绵竹新市镇,针对当地小农意识偏重、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缺乏专业技术和启动资金等制约当地农民就业创业的瓶颈问题,启动了“全民创业推进月”活动。

  南通援建指挥部指挥吴永宏介绍,江苏南通的民营经济发展具有强大活力,在个体户创业技巧上有很多新门道。启动“全民创业”活动后,南通市专门组织南通劳动保障部门的创业辅导专家到新市镇,对返乡农民工和其他创业者进行创业辅导,并组织南通创业有成的村支书介绍经验;同时还将安排优秀女企业家到当地给妇女授课,引导妇女创业;组织南通工贸技校等单位到当地招生招工。南通还将为新市创业者提供资金扶持,在活动月,新办企业和个体户注册登记等费用,将由南通如皋市地税局全额补贴,以减轻农民创业者的启动资金压力。

  上海工会和都江堰工会也在本月正式启动了“为企业重建送技术、为灾区职工送技能”活动。该活动为期3年,上海市将根据受灾企业的技术要求情况,按照机械加工、汽车、医疗、制药、肉类加工、印刷等行业分类,负责组建技术专家队伍,形成支援灾区建设的多行业、多技能的技术支援能力,为灾区企业的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灾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1000名,对企业骨干技术人员的培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安排赴上海到相关单位培训和进修。

  记者在灾区采访了解到,对口支援灾区重建的省份,不仅重视通过“输血”恢复和建设灾区的美好家园,同时也在通过授人以“渔”和打造“造血”项目,按照“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援建思路,着力引导一些符合当地产业导向,并具有营运利税优势的重点项目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帮助提升灾区自身未来持续发展的能力。

  山东省省长助理陈光带领山东代表团到北川考察产业发展项目时曾表示,山东将在三年内投入不少于百亿元,主要用于帮助北川搞好灾后永久性农房重建、乡镇重建和新县城的重建等,使震区基础设施、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达到甚至超过震前水平。同时,为帮助北川恢复重建,发展产业,山东省决定建设“北川——山东产业园”,实施产业对接,将重点发展材料产业、食品加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等。通过发挥民族自治县的政策优势和北川新县城新区的区位优势,形成数百亿的产业规模,拉动北川特色种植业和旅游业等一、三产业发展,努力实现企业与灾区产业共同发展,达到双赢,扎扎实实推进援建工作,为北川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江苏对口援建绵竹后,在积极抓好城乡住房重建、学校医院等援建工作中重中之重民生项目的同时,该省也在大力抓造血机能,三年将重点支持建设绵竹市江苏工业园、高效农业示范园、汉旺无锡工业园。江苏工业园由苏州市牵头实施,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投资概算6亿元,目前江苏工业园前期规划审批工作已经完成。高效农业示范园由镇江农科所负责组织实施,核心示范面积300亩,辐射面积50000亩,投资约2000万元,重点发展果蔬、饲养、现代高效农业展示和观光农业示范;目前,种苗采购已结束,农业专家已进园进行基础建设。汉旺无锡工业园由无锡市负责组织实施,园区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承接江苏特别是无锡市产业转移,总投资2.3亿元。

  据江苏前线援建指挥部总指挥介绍,工业园将采取“园中园”模式,由江苏各市、县共同推动,积极引导当地企业到绵竹投资建厂,进行产业转移,促进绵竹当地的产业优化与产业升级;积极借鉴江苏在工业园区管理、人员、技术等方面的经验,促进园区的建设与开发。将两个工业园和一个农业示范园纳入绵竹市经济开发区统一建设的构想,得到了四川省发改委和省经委的积极支持和批准,江苏绵竹双方就三个园区的项目建设和合作方式进行认真研究,三个园区的开发建设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将借鉴江苏先进的园区管理理念和模式,加快招商引资,承接东部产业的转移。

  江苏省副省长、徐州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徐鸣来到绵竹市富新镇,就江苏省徐州市援建富新镇各项工程的进展情况、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对援建工作还有哪些要求走村入户、走街串巷进行调研时。他在富新镇高效农业示范区就向当地干部群众表示,徐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已经走在了江苏省的前列,可以把徐州在农业发展方面的一些好经验、好理念介绍到绵竹富新来,帮助这里的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尽快实现致富。然而,对于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徐鸣认为徐州可以帮助当地党委政府先做一个规划,但怎么建设,建成什么样子,一定要多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千万不能代替农民,而要让农民自己做主。

  上海大事科发展有限公司则在地震发生后,“2010年世博会”来临之际,到都江堰市玉堂镇投资2亿元建设“上海大事馆”——黄浦江外滩的美景,美轮美奂的南京路,雄伟的101大楼,世人期盼的世博会……该项目将把上海城市建筑和相关旅游景点按比例复制,形成“微缩上海”,除浓缩上海外,还将建设都江堰城市主题馆,并将通过声、光、影像、实物、模型等展示出来,以此展示都江堰城市的发展成果与愿景。同时还要建都江堰抗震纪念馆,借此平台将展示国家、政府和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鱼水相依,共同抗灾和灾后重建的事迹。

  都江堰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大事馆”拟建成集商务、休闲、会务、商业、旅游为一体的场所,并将成为都江堰灾后重建的第一个“造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