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本报记者 沙 戈
近日,绵阳高新区防震减灾科技产业园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根据规划,绵阳将建设10平方公里的防震减灾科技产业园,首期5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将在2011年全面建成,届时将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
记者了解到,防震减灾科技产业园仅仅是地震后绵阳工业展开新布局中的一部分。
5.12大地震后,面对灾后恢复重建、科技城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这三个重大历史机遇,绵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响亮提出“重建不仅仅是恢复,更是提升,是质的飞跃”的奋斗目标,灾后重建为绵阳工业带来了产品结构、产业链的构调整机会。
经过科学规划,绵阳科技城制定出以高新区、科创区、经开区、农科区四大园区为载体,以大型骨干企业、国防科研院所灾后重建、异地迁建为基础,统筹园区建设,集聚相关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产业集群。“一区九园”总体产业发展格局,为优化科技城的产业布局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加快重建步伐的同时,科技城还积极编制完善并认真实施产业发展规划,“一区九园”发展模式正在深化。高新区扩区工作有序进行,电子信息产业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生物医药及食品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军民结合科技产业园、绵阳出口加工区、现代农业及加工产业园、防灾减灾科技园建设进展顺利。
据绵阳市经委主任李志禄介绍,在绵阳工业重建中,正按照集中、集约、集聚、集群发展的思路展开新的布局。集中就是要将新增工业项目都放在绵阳高新区和各县市区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同时,积极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冶金、食品、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通过做大企业,做强产品,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的集聚和集群发展。绵阳高新区扩区已获得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按照规划,绵阳将建设防灾减灾科技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对高新区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
其中,日前通过专家评审的防震减灾科技产业园选址在高新区永兴镇绵安北公路一线。园区一期启动5平方公里建设规模,主要涉及永兴镇的4个村。科技城管委会将成立产业园建设管理指挥部,由科技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绵阳高新区以及永兴镇共同参加,全面负责产业园建设、开发和管理,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模式。防震减灾科技产业园将引进一批高技术强竞争力的项目,运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空间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发研究防灾减灾新产品新技术。重点发展防震救灾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环境保护、工程机械等产业,并建立防灾减灾科技孵化及产品研发基地。
据悉,防震减灾科技产业园开发建设模式将参照成都建设工业集中区模式,通过三到五年建设成为产业集聚、园区设施一流、项目效益优良的绵阳新型工业集中发展区,初步测算将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
上一主题:甘肃: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力度进一步加大
下一主题:四川灾后重建重点项目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