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总部经济:中国现代经济发展新模式
[发布时间:2009-03-31 00:00:00 点击率:]

  □本报记者 喻 宁

  

  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上零售价格为9.99美元,而留给中国企业的只有0.35美元的加工费;

  出口一台79美元的国产MP3,中国企业获得的纯利润只有1.5美元;

  一件衬衫在珠三角生产只有0.5-1元人民币的利润……

  这是现状!

  存量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工业品附加值普遍较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升级换代急寻出路……

  总部经济的产生是信息经济较充分发展带来的结果,便捷的通讯使企业有条件实现内部不同组织的空间分离。现代企业在发展中对信息、高级人才等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其所具有的常规资源(土地、能源及一般工人等)不能完全替代这种需求,加上发达城市战略资源密集成本低、常规资源稀缺成本高,欠发达地区常规资源密集成本低、战略资源稀缺成本高的作用,企业依照传统模式进行布局已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迫使企业开始了“总部——加工基地”的“改造”。于是,总部设在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而制造加工分散在欠发达、规模较小的城市,这种集营销、管理、研发于一体的总部经济式企业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南京、重庆、成都、沈阳、青岛、杭州、济南等许多城市都提出要发展总部经济,并将其作为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功能提升,实现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

  北京:

  资源、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领先

  人才资源、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等三项指标,北京均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北京的研发能力在全国继续处于领先地位,且分项发展均衡。在人才资源方面,北京是全国最大的教育基地,有500个博士培养点,博士培养规模占全国的1/3;有1081个硕士培养点,硕土生规模占全国的1/5。北京的研发投入较高,研发经费支出为432.987亿元,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为5.5%,远高于其他城市。北京的商务设施条件完善,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总部的需求。

  北京的商务设施继续保持上一年度全国第一的优势地位,商务基本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两个分项指标均衡发展,分别排在第一、二位。总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专业服务体系,北京的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会展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北京以其独特的首都资源优势,成为国外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集团总部的主要聚集地。北京的法制环境较完善,信息透明度和政府管理水平相对较高,近年来在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方面,北京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总部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府服务环境。但是,与深圳、青岛、广州等沿海城市相比,北京的政府服务在服务绩效、投资者满意度等方面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综上所述,北京拥有丰富的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完善的专业化服务体系以及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发展总部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北京总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国内大企业集团等总部聚集,总部经济规模居全国前列。

  (下转C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