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山寨”藏品
艺术品的价值首先在于创造性,模仿和复制是艺术品的禁忌。
金银纪念币作为投资收藏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那些由国家权威部门限量发行的精美金银纪念币,更是因买者众多而价格高涨,有的品种因藏家惜售而有价无市。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一些不法分子依葫芦画瓢,加以仿制。各种“山寨”金银纪念币,充斥各种报刊的广告版面和电视购物频道,并在市面上大肆兜售,泛滥成灾,骗取部分收藏爱好者的钱财。
尽管有些“山寨”金币的含金量与真币一样,若只论金的价值,与真币是同值的,但因不是权威部门限量发行的真币,其附加值毫无疑问要低出许多。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不是“全国首发”就是“百年难遇”的所谓纪念币,根本就是一些商业机构凭空臆造出来的产物,只不过做成国家法定货币的形状,打上貌似的面值数字,配上精美包装,就堂而皇之地上市了。有的还拉上一些社会名人,为之宣传造势。
总结归纳起来,这些“山寨”金银纪念币,题材没有不重大的,发行量没有不稀少的,机会没有不难得的,升值空间没有不巨大的。一旦受其蛊惑,掏了腰包,则没有不上当的。
“山寨”专家
我国民间收藏近年来持续火爆,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潮。出现了媒体在鉴宝、藏家在捂宝、买家在寻宝的空前火热局面。对初进入收藏领域的人们,都希望能找个专家领路。普通收藏爱好者大多眼力有限,他们决定是否收藏某种或某件物品时,往往需要借助专家,这对初涉投资收藏的人们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决定着收藏的成败。
时下,收藏市场上的专家可谓多如牛毛,但人们仍为不能得到准确的引导和鉴定而大伤脑筋。据了解,在这些所谓的专家中,有的本身就缺乏扎实的文物古玩鉴定基本功,只是略懂皮毛;有的上了几天培训班,混了一张证书,便打着“著名专家”的旗号四处“走穴”,名为鉴定,实为赚钱;有的虽然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和有关拍卖公司、古玩商人联手,将真品说成是假的,将赝品说成是真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蒙骗不懂行的藏家;还有的看钱说话,投藏家所好,讲他们喜欢听的,还开具鉴定证书,每份证书收取数百、上千元的费用,结果吃亏的自然是藏家自己。
广大藏友切不可一味迷信“专家”,一定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要多请教那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长期奋战在收藏市场第一线的名副其实的专家。
“山寨”报刊
近年来兴起的收藏类报刊可谓一大撼人的“山寨”景观。从2005年开始,收藏类报刊数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开始呈现井喷性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短短几年内,有上百种收藏类报刊创刊。
由于各种收藏展览、交易、研讨等活动在数量上的激增,导致了传统正规收藏报刊难于及时传递如此丰富的信息,而各种“山寨”收藏报刊却恰好满足了人们对于“大信息量、快速阅读”的需求,因此应运而生,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
大多数“山寨”收藏报刊通过投资和广告相结合的方式生存。这就直接决定了它们的定位和内容,绝大多数这类报刊都以艺术家介绍、艺术品展示、藏品推介、收藏活动推广和简短的艺术时评为主;在发行投递上,他们放弃了传统的邮局征订方式,转而以直投和代销为主。为了争夺更多的阅读群体和聚焦点,一些“山寨”收藏报刊内容和格调难免低下,有时也会造势炒作,误导读者。
无论是对于正规收藏报刊,还是对“山寨”报刊而言,倡导健康严肃的艺术品收藏价值观不仅是对一个媒体的道德要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理性要求。
有些人从民间性、草根精神、敢于挑战名牌、挑战权威的角度,肯定“山寨文化”。也许,“山寨”在某些实用性、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在一定的时间里可能不得不作为权宜之计。但是,在收藏领域,“山寨文化”的危害的确不容小觑。
(摘自《江南都市报》张华/文)
上一主题:年底出境血拼 缩减成本勿忘退税
下一主题:楼市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