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走出去”是一种必然选择
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今年两会带来了《关于加强对外投资管理,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建议》。他认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上部分企业出现了资金缺乏等问题,形成了对外来资本的深度需求,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同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企业实力不断提升,“走出去”的愿望亦越来越强烈。而且,无论从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看,还是从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来说,中国要做强做大,成为世界强国,迟早要进军海外市场,“走出去”是一种必然选择。
全国政协委员,华旗资讯集团总裁冯军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在全球经济还未完全复苏的时候率先“走出去”创造价值,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这时候走出去既可以拉别人一把,也可以极大地拉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走出去”困境犹存 不能盲目
金融危机为中国的很多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但很多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并不顺利,成功不多、失败不少,支付了不少学费。一些业界人士认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方面还在学步的阶段,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面临着文化、法律方面的诸多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认为,虽然企业面临机遇,但不能盲目“走出去”。海外并购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还涉及到当地的政治、文化、法律等多方面的问题。这几年“走出去”的企业很多由于不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与当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并购失败屡次发生。再加上有一些企业本身国际化经营水平还很低,人才、资金等资源匮乏,尚未具有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技术和市场的能力与实力,却进行盲目抄底,使企业陷入并购的泥潭不能自拔。据统计,仅2008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损失就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可见,如果盲目抄底与并购不仅不是机遇,还会成为企业的沉重包袱,甚至陷入并购陷阱,使企业走向破产的不归之路。
自2002年以来,中国企业对海外的投资并购至少有十多起大的交易失败案例,包括石油、矿业、通信和汽车等多个领域,所涉及的中国企业大部分都是大型央企。宗庆后认为,一般来说,央企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但是政治性的阻力却成为央企对外投资遇阻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外往往将央企与政府相关联,认为央企“走出去”代表的是政府行为,即使央企再三强调作为企业的独立性及商业性,对方依然对此较为敏感,容易引起他们对本国经济安全与资源安全的担心和顾虑,亦成为拒绝中国央企投资的一个重要借口。
代表委员支招“走出去”
一方面企业面临“走出去”的大好机遇,一方面又面临“成功不多,失败不少”的尴尬现状。那么企业应该如何走出去呢?代表委员们也纷纷为企业“走出去”支招。
◎制定促进企业“走出去”相关法律
全国政协委员、南昌科瑞集团董事长郑跃文先生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立法部门应制定促进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
郑跃文先生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一直以招商引资为主,已经出台了三部关于引资的法律。但至今为止依然没有一部完整的保障企业“走出去”的促进法,他呼吁立法部门推进这项工作,为推动企业“走出去”做好法律方面的保障。
◎加大对国有资产的海外监管
全国政协委员、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曹光佑认为,应加大对国有资产的海外监管,相关部门会在近期出台具体的监管措施。
曹光佑表示,在“走出去”战略的支持下,央企和许多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金额越来越大,但目前仍然是企业自己做监管,这就存在很多的问题。他认为,接下来,这部分国有资产的监管应纳入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监管范围,“该政策即将出台”。
◎鼓励央企和民企合作“走出去”
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认为,企业“走出去”必须坚持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基础上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单方面受益的事情不可能持续。因此,建议国家要鼓励央企和有实力的民企合作,实现央企和民企合作走出去,可以通过央企控股或参股民企,或者央企联合民企另外成立新的股份公司的形式来弱化对方的政治敏感性,从而达到并购的目的。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内紧缺资源和产品进口,放开投资主体
宗庆后还建议,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各国对本国市场和贸易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我们面临的贸易摩擦亦越来越多。而且,由于一般央企出面投资易导致国际资源价格抬升,而民营企业参与则不容易引起注意,亦能“蚂蚁啃骨头”式使资源积少成多。因此,建议国家要鼓励进口,尤其是紧缺资源和产品的进口,并要放开进口,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集全国之力,整合全球的资源、能源优势转变为我国的经济优势,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上一主题:江西企业将亮相九大国际行业博览会
下一主题:民工荒“回潮” 企业应调整用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