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按照一般的理解,企业人才可分为“内生型”人才和“外生型”人才。通俗地讲,“内生型”人才是指由企业自己培养、与企业共同成长起来的人才;“外生型”人才则是通过招聘、调动等方式,从别处招揽而来的人才。毫无疑问,一个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外生型”人才的支撑,因为外来的优秀人才由于不受企业原有积弊的影响,在看待问题、处理事务时,便不会被一些既定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从而更有激情,敢闯敢干。
然而,“外生型”人才也有其明显缺陷:由于“半路入道”,对企业文化缺少了解和认同,因此很难在短期内摸准企业发展的脉搏,难以与企业产生共鸣,进而影响其创造力的发挥。此时,“内生型”人才便显得十分重要。尤其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内生型”人才更是弥足珍贵的宝贵财富:和企业共同成长的经历,使得“内生型”人才深受企业文化的濡染,能够对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保持深度认同,能够与企业的发展进步保持协调一致;对企业优长和短缺的感同身受、了然于胸,又使“内生型”人才能够透视企业的整体现状,找准企业发展的切入点,从而对症下药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促推企业的长远发展。
当然,要使企业拥有更多的“内生型”人才,重视对此种人才的培养便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由于“内生型”人才与“外生型”人才的产生路径截然不同——“内生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更多地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着眼于人才的长远使用,因此,对“内生型”人才的培养便需要做更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譬如,加大对企业员工技能的培训,加强对企业员工文化的熏陶和理念的提升等。而且这种培训和提升必须是长期的,并能随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战略侧重点的不同,与时俱进地适时进行调整。这就为企业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使员工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一以贯之地而不是时断时续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技能的提升。对此,吉利的经验是,花大力气创办深深烙有自己企业文化印迹的培训学校,随时对员工进行文化“洗礼”。
上一主题:电力行业可能先行碳交易
下一主题:政企联手 新能源汽车“加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