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周训元:做企业的哲理,就是做人的哲理
[发布时间:2010-03-25 10:39:12 点击率:]

周训元经典语录:

  ●有胆识的人就拥有发展的机会。机会不会自动降临,就像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样。

  ●那些手中有权强占理、心里无民最缺德的人,从来都是我所鄙夷的。人活一世,起码也得讲个公理、原则。

  ●失败是每一个企业家必须要面对的现实,一个人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他是否成功改变逆势。

  ●倘若企业家不担起造福于民的社会责任,那他真的毫无意义地是在为财而死。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大道理。

  □ 何益

  

  春日暖阳,翠柳轻拂,成都清水河畔,露天的花间雅居茶场,一片优雅的氛围。在这里,笔者有幸见到一位喜谈人生哲理的企业家周训元。

  生意人谈生意,周训元却偏偏要谈做人的哲理,尤其是如何做一个好人的哲理。这并非因为他是爱好空泛的道德家,而是因为他从自己做企业家的经历中,体味到许多难得的真知灼见。

  

  创业从面摊开始

  

  “谈人生的三大能力。”周训元伸出三个指头,“第一是自身的生存能力,第二是社会的生存能力,第三是自身的保护能力。只要把这三大能力都发挥出来,个人的价值才会体现出来。”他自己就是曾经因为遭受极大的生存压迫而不得不奋起的。1981年,作为知青回城的他,被安排到四川省荣昌县(今属重庆市)翻砂厂干活。本以为生活从此会有好转,却没有料到日子更加艰辛。在厂里干了三个月,他和妻子的全部收入才40多块钱,穷得“日无逗鸡之米,夜无鼠耗之粮”。

  于是他认真研读党中央改革开放有关文件精神。“改革”是前人没做过的、做不到的事,我们去做这就是改革;“开放”是打破“闭关自守”的政策,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的兴旺,宗旨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他领悟出这样一个道理:无产阶级夺取了资产阶级政权,必须走有产阶级道路才能发展。因为,有了资金有了产业,才能发展生产;有了生产才有物资,有了物资才有经济。经济是以物资交换而生产,经济又是事业与企业的基础,也是确定人生地位和价值的基础。

  周训元决定另谋生路。他大胆地从厂里辞职,向别人借了一张桌子4张板凳,一挑水桶,20元钱买了一些基本的原料和设施,用箩筐和黄泥糊了一个灶,在荣昌县城摆起了面摊。开业之前,有人来看了看,叹了口气,抛下一句“恐怕鬼都不来吃”的话转身就走。

  然而,凭自身的努力,这个简陋的面摊竟然让他悟出了生意的门道。第一个月,他就赚了400元,将赚来的钱买了两张桌子、八张板凳。第二个月赚了800元,又买了两张桌子、八张板凳。第三个月赚了1200元,这在那时可算是“巨额收入”了。他就用这种滚动的方式发展起了他的企业。

  

  从“坐商”到“行商”

  

  “人小心小风险小,命大福大波浪大。有胆识的人就拥有发展的机会。机会不会自动降临,就像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样。”周训元是这么看待人的生存和发展机遇的。

  摆了三个月的面摊后,他听说四川资阳的梨卖6-8分一斤,当时重庆荣昌梨却卖3角多一斤。于是他便坐火车到了资阳县某生产队,当天下午生产队长就和他签订了购销协议,并找了一辆解放牌汽车将梨运回荣昌,回荣昌后不到2小时将梨子全部售完,一时获得了意外收益。紧接着,冬天他又做起了桔子生意,这次不仅仅是做本地生意了,而是将桔子用火车贩运到外省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从“坐商”变成了长途贩运的“行商”。

  从经商之初,周训元就表现出生意人“稳、准、狠”的特质。在荣昌,他成了第一个动用汽车进行规模性贩运的人,还成为县里第一个动用火车进行长途贸易的人,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胆识和才能,用胆识迎取了成功的机会。

  1984年,周训元更是做起了国际贸易,他将当地的棉布运输到缅甸,又将缅甸的药材拉回国内销售。虽然这时的贸易额度比起后来公司做大之后的经营小得多,但那段至今回想起来都甚为风光的经历,却成了他最为得意的事。“在生存得到保证之后,做生意就并非单纯图赚多少钱,而更多在于个人价值的体现。一个人能做得更好,他为什么要停止呢?”周训元是这样来诠释这段得意的时日的。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他的事业日益红火起来,生意越做越大。他先后开办了重庆市荣昌四达贸易商行、重庆市荣昌经发石化公司。1993在成都成立了四川省海棠经贸实业总公司。1998年,在重庆市荣昌县开办了重庆市荣昌良种养鸭场,场内设有养鸭、孵化、饲料一条龙生产,他打算把荣昌县办成全国的鸭产品基地。在多年的经营中,矿山、天然气和房地产成了其主要的业务。他从谋取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开始,不仅实现了自身保护能力的提高,而且开始在社会立住脚,以自身的力量帮扶社会,资助学校修阅览室,给农民修路,支持成立诗书画院等等社会公益事业,展现他所说的人生最高级别的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

  

  成功与失败交织的人生

  

  当然,周训元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曾经在经营中备受打击,甚至弄得几乎破产。新疆某小站上的一个自认为没有得到好处的火车列检员,其一个小动作,竟然让他装满一火车匹的货物停靠在修理厂一个多月;某位政府官员的一句话,曾让他签了上千万元的合同作废;因为合资经营,他的一笔巨额资金被人骗取,至今无果。不过,最为困难之时,他也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他曾经写下一副对联:“身轻担重身负重,脚短路长脚行路。”他说:“人失去物质是小的损失,失去了健康是较大的损失,失去了信心、决心、勇气,那么失去的一切就无法挽回。”他说,自己认准的路,哪怕再长、再远、再黑、再暗,他都要坚持默默地走下去。

  一方面是不断丰富的财富,一方面是难堪、困惑和痛心。周训元把这个矛盾的交织看作是生活的写实。“在我的一生中,命大福大波浪大。有成就,也有曲折。实际上,这也是每一个企业家必须要面对的现实。一个人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他是否成功改变逆势。”

  从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中,周训元更加明白地悟出一个关于“人”的道理。那些时时处处怀揣私利的人,惯于使人受损的人,他宁可对他们敬而远之。相反,那些有事业心并能予人以体谅与帮助的人,他与他们同乐共谋。周训元用他自己创作的一副对联来解释此举:“我这是‘与有肝胆人共事,和无私祟者同财’。”他说,“生意场上我是这样,在交友上,也同样遵循这个规则。那些手中有权强占理、心里无民最缺德的人,从来都是我所鄙夷的。人活一世,起码也得讲个公理、原则。”

  财富聚集的同时,周训元更加严谨地坚持着自己做人的原则。“克己”之时也不忘大方助人。对于这些善举,周训元也只是笑笑:“人以助人为乐。我替人寻求公理,对他人有利,对我也是一种快乐。”

  也许,这便是他做人的一种责任,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他眼里所有企业家的责任。周训元用一句格言来表达他人生理念:“悟道天地万物有才发展,蒙解人类社会聚德成事。”在他看来,个人的成长、发展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要担起作为企业家的职责,为社会的进步和富裕而作出贡献。

  由于已是Ⅱ型糖尿病患者,周训元将企业交给了儿子打理,自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总结和思考人生。尽管如此,作为四川海棠经贸总公司的董事长,他仍要参与企业中一些重大事项的决策,一是培养儿子的管理能力,二是他自己也停不下来。

  “过去常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短小的见识在今天已经行不通了。倘若企业家不担起造福于民的社会责任,那他真的毫无意义地是在为财而死。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大道理。”呷了一口茶,周训元轻轻地谈道。

  不远处,一阵轻风拂来,柳枝柔和地飘摇起来,茶场内几棵硕大的白玉兰和粉色的梅花树枝,也随风微微颤动,还撒下几许雪白与粉色的花瓣。这迷人的景象,不是正与眼前这位企业家的心愿一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