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王木正
下午2点左右,从企业出来,去台球会所和几个约好的朋友切磋球技;4点多去一家红酒会所,拿走会所帮忙订购的两支红酒;晚上去新城一家商务会所,与邀约的那位副总一起吃饭、健身,洽谈在过程中进行。
这样的“会所生活”,对企业家二代、鞋模企业副总经理陆毅来说很普通。今年以来,他身上多了5个会所的会员卡,除非出差,每天的生活基本都与会所有关。
时下,会所消费在温州悄然兴起,出现了各种各样冠名“会所”的消费场所,其中注重私密性、推行会员制的高端会所更是受到高端消费群体的追捧。
号称“会所”的671家企业
会所(又称CLUB,俱乐部)这种场所形式起源于英国,实际上是相同兴趣爱好者组成的一种联盟。国内的会所最早出现在北京,多以商务会员为主。2008年,会所性质的场所温州就已出现,但纷纷以“会所”之名亮相始于去年下半年,而今年以来已是“会所成风”,除了国际公馆、水木清华等会所,还出现了各种各样冠名“会所”的消费场所。
据温州商报报道,工商部门的数据说明了会所的流行。据温州市工商局注册处信息,温州目前共有514家冠名“会所”和157家冠名“俱乐部”的服务企业,它们七成以上为今年新注册企业,此数据还没包括本来另有其名却赶时髦自己擅自更名为“会所”的企业。据注册处人员回忆,三年前温州以“俱乐部”命名的企业只有数十家。
这些会所(俱乐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专为企业家、商人、高收入人群打造的高端会所,这也是大家通常所理解的会所。如位于江心屿原英国领事馆的国际公馆,由奥康集团、法派集团、东艺鞋业、泰马鞋业、泰力实业5家温州民企出资组建而成,主要提供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还有位于市区惠民路的华商会国际名流俱乐部,具备资本项目对接、培训学习、文化艺术推广等功能;由溢香厅大酒店投资的逸华会国际俱乐部,提供的则是餐饮、娱乐、健身等一条龙服务。二是以红酒为主题,只提供红酒品鉴和会员制活动的富隆酒窖等小型会所。第三类数量最多也相对草根,是以健身、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高尔夫会所、羽毛球会所、台球会所等,无论是收费还是活动内容,都相对大众化了些。在很多人的眼里,这些会所只是普通的健身场馆。
高端会所“不怕巷深”
华商会国际名流俱乐部藏身于温州职业中专校园左侧绿树中的一幢建筑;逸华会的门面掩在路旁绿色中;温州名流会所则位于景山……这些高端会所给人的感觉是“酒香不怕巷深”。
当然,“不怕巷深”的背后是实力。可以说,高端会所是富裕阶层为自己打造的消费乐园,正如华商会CEO吴春成所说的,“会所存在的意义,就是要为会所消费群体营造出快乐生活、有品质的消费,消费显然是高端的。”
据了解,这些会所经常性地为会员举办各种活动,如华商会每周平均举行3-4次讲座、品鉴、沙龙等活动,逸华会不时举办各种书画鉴赏、名品品鉴及其他商务交流和社交活动,清华大学民企总裁班第五期学员发起的水木清华会所,则经常举行同学聚会、投资交流会等。
这些高层次活动,对希望提高自己修养和素质的温州企业家、商务人士、中高收入者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但这些活动,大部分只有会员才有资格参加。据知情人士透露,高端会所的会费一般10万元以上,消费另算,如某红酒会所包厢最低消费要1万元左右,而多家会所人均餐饮消费要500元以上,消费门槛相当高。
卖点是私密和圈子
高端会所为什么能在温州悄然兴起?逸华会国际俱乐部总裁柯巴嫩认为,原因是会所这种消费形式迎合了温州企业家、商人这一群体消费方式提升的需求。
柯巴嫩认为,无论是哪种形式,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功能,高端会所最基本的特性就是私密性和配套的管家式服务,以及因高消费水平决定的高端人群,这两个特性正是所有会所的最终卖点。温州企业家、商人及其他高收入人群,希望能与自己的圈子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交流、学习、娱乐、健身,或希望能在这么一个环境里找到自己所需的圈子。这种需求不仅仅是希望能有更好的消费环境,同时也是想体现自己的品位和层次。正是把握住温州这一群体的需求,会所才迅速在温兴起。
拥有三个会所会员身份的万洋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孝锋表示,相对酒店和其他场所,会所能为他提供随到随有的酒席,能安排高素质的服务人员和不受打扰的交流空间,还能提供健身等其他配套服务,能体现出他对重要客人的尊重和重视。更令他满意的是,会员能有大额的签单权,相当方便。
不过,要想真正的私密和一对一服务,会所就必须全部采用会员制,而温州的会所基本上还是会员制和非会员制两种经营模式并行,实际上还只是半私密半开放操作。吴春成等人士认为,实事求是地说,温州的会所处尚在市场培育阶段,只有做好会员制经营,并与非会员服务形成很大反差时,会所这种高层次消费场所才能在温州体现出强劲的生命力。
上一主题:美国商会伸“橄榄枝”
下一主题:城南逸家树标杆 打造顶级私人圈层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