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说起传统商业文化,“晋帮”、“徽帮”人们耳熟能详,但在历史上,还有一个“京帮”,它曾扬名北方,在对外贸易中地位举足轻重。
京帮崛起与清代中俄贸易息息相关。古代中国以自给自足式的农业经济为主体,商业相对简单,多是朝贡贸易和边贸。朝贡贸易是各国以进贡为名义,带“贡品”进京,获取赏赐,但“赏”重于“供”,日久天长,朝廷负担不起,只好允许将多余的“贡品”在京城等地销售,即所谓“贡市”。清代朝鲜年入贡四次,但实际次数远比此频繁。
自唐代起,中国沿海边贸发达,明清至顶峰,造就了江南繁荣,但清初为海防计,实行了较严格的“海禁”政策,这使各国商人只能依赖“贡市”。
众所周知,清乾隆时英人马噶尔尼希望与中国建立边贸,因礼仪之争,最终未能成功,这被认为是传统中国心态封闭的证明。其实,拒绝马噶尔尼不久,乾隆在接待俄国商团时,特别申明不用行跪拜大礼。可见,乾隆没那么迂腐。
之所以拒英邀俄,因英商屡雇用中国商船走私,且清顾忌海患,再加上马噶尔尼使团人数众多,沿途绘制中国地理图形,打探信息,这引起清政府高度警觉。相反,康熙在尼布楚打败了俄军,并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允许互市是一种加恩的方式,所以“贡市”一直保留,按规定,每次俄方不得超过200名,3年1次,但事实上最多曾达800余人,还不算其中雇用的大量中国人,且进贡年限也远比约定的时间密集。
由于中方参加贸易的人员必须得到清政府认证,这使老北京人得以捷足先登,在张家口、恰克图等中俄贸易中心,形成了显赫一时的“京帮”,康熙时有30多家,到道光时已达260多家,年出口茶叶达2293吨。雍正六年(1728年),仅北京周边地区的土布对俄出口额已达44000多两白银,京庄经营的烟叶甚至出口到了东欧各国。
但“京帮”到后期渐被“晋帮”取代,一是边贸太辛苦,春去冬回,沿途地理条件又差;二是晋商同乡意识强,彼此团结扶助,往往是共同出资共同经营,资本实力更雄厚,三是“贡市”仰仗权力资源,但京城本地商人易引起注意,反不如与外地商家勾结。此外,传统中国商业与生产紧密结合,而北京本地并无丝、绢、茶、布、瓷等产品的生产优势,加上城市手工业又不够发达,只能做转手贸易,利润小,在与其他商帮竞争中处于劣势。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传统商业秩序被破坏,“商帮”渐渐转化为买办,津、沪、穗等沿海城市崛起,“京帮”本已衰微,无力再应对这一冲击,只能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野,但“京帮”曾有的商业文化、经营理念、管理技巧等,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应引起今人重视。
(本文资料主要引自《北京志·对外贸易志》)
上一主题:新晋商崛起 走出海外“新”路
下一主题:亚洲富豪做运动 俱乐部亦“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