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本报记者 何沙洲 特约记者 吴唐 叶厚勇
毋庸置疑,自2001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难得历史机遇,更是西部地区的企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地处祖国西南资中县的内江南光有限责任公司在十年西部大开发中,获益良多,得到了长足发展。
新中国61周年国庆前夕,记者前往南光采访,在《经理日报》组织全国业界评选的“新中国经济脊梁——百名优秀企业家”榜上有名的南光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葛绍文,回顾南光从单一的原煤生产和资产仅千余万,发展成为今日集采煤、矸煤综合发电于一体,拥有固定资产1亿多元,年产原煤40万吨,全员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他最大的感受是,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催生了南光的发展。
时代赋予了南光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南光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和“共创、共有、共享、共富”的奋斗目标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促进和谐,以稳定维护和谐,以文化孕育和谐,着力拓展企业和谐发展路径,实现了企业健康发展和员工价值“双赢”,企业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首届全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先进矿山企业”、“省五一劳动奖状”、“四川首届最具成长型中小企业500强”、“省质量信誉等级A级企业”、四川省“高产、高效”示范矿井、“资中纳税大户”等诸多殊荣。
“向安全要效益,以和谐求发展”,葛绍文常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不仅诠释了他对煤矿安全的无悔坚守,也彰显了他对推动行业发展的执著追求。南光人在葛绍文的带领下,正在平安和谐的发展中打造着幸福家园。
——采访手记
把握“变局”与时俱进,才会有企业的未来
南光公司做到了与时俱进,他们将其独特的国企改革实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将其经营模式转为追求企业与政府及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从企业发展角度看,南光可划分为1991年至2001年的改制前10年、2001年至2010年的改制后10年两个时期。即:计划经济环境下的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民营企业。
改制前10年,虽然南光的生产规模在扩大,产品及产量也在不断增多和提高,但因为经济体制等因素影响,公司经济效益却不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同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化,南光迎来了发展的转折点。2001年6月,职工代表怀着激动的心情审议通过了企业改革改制相关文件,将企业改制成为内江南光有限责任公司,绝大部分职工选择将补偿安置的资产重新入股成为新公司的股东,企业从国有体制转换为股东自己的企业,企业完全进入到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中;南光采取“以煤为主、优化资源、稳步推进”的经营模式,“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生存和发展机制在公司积极推行,全体员工也抛弃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劳动生产积极性逐步提高。
改制后南光承继了国有企业较为健全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经验,并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手段,企业各项工作都在全面推进。
那巍然屹立的井塔见证了南光所有的沧桑与巨变。正如西部大开发从2001年到2010年的第一阶段,使西部经济运行步入了良性循环,为西部经济奠定了发展基础。南光在改制后的10年,公司历届董事会肩负起为股东、为员工、为企业发展负责的历史重任,他们将其独特的国企改革实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把企业过去的优良传统、现实的增长优势和未来的发展机遇三者相融合,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和企业自身不懈努力下,10年间规模和效益快速增长,创造了内江市煤炭系统三个“第一”;不仅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内江市工业发展和地方财政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更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是改革、改制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动力,只有适合于企业发展的良好体制,才能推动企业健康发展。”葛绍文表示,没有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就没有南光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与壮大。他说,企业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把握市场运行的“变局”,与时俱进,并努力将自身的优势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地结合,才会有企业未来长足地发展。
发展若以生命为代价,必定缺乏可持续性
“以人为本,强化安全管理,以安全生产促进公司全面发展”是葛绍文一贯坚持的立场,他带领南光人践行着“绝不要半粒带血的煤炭”的理念。
显然,未来的时代更需要企业家明晰国家的新战略,才能筑就发展新平台;只有把握时代的新风向,才能跨入发展的新阶段。但无论如何,作为煤矿企业的领导者,都必须想方设法地抓好安全生产才能给企业带来社会稳定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才能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否则一切将无从谈起。
在南光,班前会有领导的安全叮嘱,煤矿巷道有标准化宣传牌板和灯箱,地面有安全文化长廊……然而,“向安全要效益,以和谐求发展”在南光绝不是贴在墙上、挂在嘴边的几句宣传口号,而是已经融化到企业的战略系统、管理系统、文化系统、科技创新和生产系统中,并在经营实践中有效执行的一种理念。
在南光公司决策者心中,“安全就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就是职工最大的福利”;以葛绍文的话说,“经济的发展若以生命为代价,这样的发展必定缺乏可持续性,更与‘以人为本’格格不入。”因此,从担任南光公司主要领导那天起,葛绍文就同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创新思路,创新安全文化内涵,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安全生产方针,在“管理、装备、培训”上不断下功夫,重点突出“人性化管理”和“科技兴安、科技兴煤”的科学管理理念,创新安全生产技法和探索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总体工作布局中,围绕安全生产主线,侧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努力创建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不仅经济效益得到了持续稳步的提高,而且创造了两个“安全生产一千天”和一个“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的内江市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奇迹,企业也建成了四川省安全管理标准化一级矿井和四川省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示范矿井。
2007年,南光成为四川省煤炭行业首家通过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验收的企业,开创了四川省煤炭行业的笫一,也使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南光,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到了“煤矿的生命工程”、“一把手工程”的高度,公司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用标准化来统领各项工作,统一安排部署,统一制定标准,统一检查验收,坚持“宁肯少出煤、不出煤,也不能出事故”。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葛绍文带领干部经常深入一线、井下调研,抓安全、讲安全;他坚持每月10天以上,8小时代班10天以上,下井与职工“摸爬滚打”在一起,并经常主持安全大检查,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起到了模范作用。
“南光的安全管理不仅是‘一把手工程”,重要的是构建了‘党委管党、行政管长、工会管网、团委管岗’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实现安全生产大家管的局面。”提起安全生产话题,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技安科长等都如数家珍。
因此,前往南光公司会经常看到党委、工会、团委及妇联开展的“党员身边无事故”、“安全联保送温暖”、“安全知识竞赛”、“矿山安全知识演讲赛”、“学规程、反违章”、“青安岗”、“团旗促安全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组织“群监网”、开展安全文艺演出、岗位技术练兵、技术大比武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各种活动载体,逐步将各项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升华为企业安全文化,使安全工作成为一种意识,一种自觉行为,以最大限度减少和杜绝各类零打碎敲事故的发生;而“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又使南光人不为一时一地所取得阶段性成果而欣欣然,不断推进安全生产再上新台阶。2009年,南光即被国家安监总局确定列为“双百工程”中的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四川省制定《四川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评估标准》,南光公司楠木寺煤矿还是本评估标准起草单位之一。
“科技兴安、科技兴煤”就是科学发展
南光人坚持“科技兴安、科技兴煤”的科学管理理念,创新安全生产技法和探索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
南光人骄傲地向记者谈起他们的“高级电气工程师”——葛绍文,用过硬的本领多次攻破技术难关,独立完成了主井绞车液压和电器控制系统故障自动报警装置,在电厂安装调试中,经反复实践,提出了“无电源启动”理论,得到专家好评;通过对煤矿开采方式、提升运输、通风系统、环境保护等技术改造,不仅降低了成本,扩大了规模,增加了产品的科技含量,为公司创造了近2亿多元的经济效益和难以计量的社会效益。突出的贡献,使葛绍文先后获得内江市十大杰出青年、内江市委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优秀青年民营企业家、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内江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以科技保安全,向安全要效益。”是葛绍文对管理安全生产的理念。作为一名技术专家性的企业家,他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科技创新战略是树立和落实安全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改善劳动环境,规范安全行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搞好安全人本管理的需要。
为确保企业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不断迈进,南光无条件地加大了安全资金投入,消除制约企业安全、发展的瓶颈。南光从“科技兴安”的战略出发,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要求,有计划分步骤地淘汰和更新煤矿、电厂的落后生产设备,不断将安全高效的生产设备引进到各生产领域;仅近3年,就投入3400多万元引进了高档普采设备、单体液压支柱、综掘机、锚喷机、架线式机车、数字程控电话、瓦斯监控系统、主绞车提升视频监控系统等,煤矿本质安全得到较大提升。
安全科技创新不仅是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改造,关键是还要有一支懂业务、会管理的科技人才队伍。葛绍文表示,企业的发展取胜于人才和谋划。他曾亲自驾车10余次前往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商议在公司开办“南光班大专班”,设采煤技术与机电技术两个专业班,将学校办到了公司,工作学习两不误。在葛绍文“送培训是送职工最大福利”的全新理念倡导下,职工们的学习习惯蔚然成风。仅2008年,南光就举办了安全培训17期,参训职工5400多人次,参训面达到100%;邀请专家举办安全专题讲座3次,安全征文大赛4次,模拟安全演练4次,内训和外培特种作业人员679人次,教育培训经费达500余万元,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和自主保安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具有专业知识的科技人才队伍,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确保了属高瓦斯矿井的南光煤矿近年来从未发生瓦斯事故。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企业的每一项发展都要为下一次发展创造条件打基础。目前,南光技改矿井扩能和新风井改为提升井工程正在建设中,工程竣工后,公司原煤将突破100万吨。坑口电厂扩容技改工程已经安装调试,瓦斯抽放发电工程也已动工。据悉,待各项技改工程成功实施后,南光工业总产值将突破3亿元,可望真正成为资中县域经济的支柱。
“不能否认,搞安全生产管理是有成本的,但安全生产的投入会带来相当大的产出。”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铁民表示,实际上,搞好安全生产给企业带来的长远利益非常大,并且,一个企业只重视经济发展问题,不重视社会化问题,这是管理水平低下的一个表现。
南光的发展证明,科技创新的大投入带来的将是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大产出。对此,葛绍文认为,只有安全生产才能促进企业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科技兴安、科技兴煤”就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才是最大的和谐。
坚持共享和感恩奉献的企业,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南光围绕“共创、共有、共享、共富”这一中心,实施“五心”工程营造和谐矿区,就是要让“平安和谐”成为发展的支点
记者这两年前往南光采访,两次碰见下班后的员工们,喜洋洋地提着食用油和米等生活用品走向办公楼前的两辆大巴车,这是公司专门为接送员工上下班购买的交通车。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每逢重大节日来临,公司都会给员工发放礼品,组织送温暖,献爱心等系列活动;仅2009年,公司就发放福利品折款达131.99万元。另外还发放清凉饮料费31.84万元,发放烤火费14.75万元,累计发放安全奖、生产奖525.24万元。
“这两年经济危机,许多企业都在裁员、减薪,我们南光没裁员,收入还在增加,还发节日礼品,还办理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开展职业健康检查;还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升矿井本质安全,为我们创造安全、舒心的工作环境,这是我们的幸运。”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普通员工,他们的明眸里洋溢着的是幸福和自豪。
在20年的开拓发展中,“共创、共有、共享、共富”的企业文化如绵绵细雨,不断滋润着南光人的心田,浇灌出了一方平安和谐的热土。
南光人在这方热土上推行“五心”工程创建平安和谐的矿区,建设幸福家园:一是公司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创建一流的经济实力让职工“畅心”。二是公司坚持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用心来留住职工、用情来使之安居,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让职工“安心”。三是始终坚持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和完善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深化厂务公开工作,提高职工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的能力和地位,让职工“顺心”。四是先后投资千万元,开展丰富的建家活动,帮助职工排忧解难,让职工“欢心”。五是始终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职工“暖心”。
“五心”工程的有效实施,使南光在企业内部形成了道相同、心相通、力相聚、情相融的文化氛围,使企业奏出了同频共振的和谐旋律,展现出和睦相处的幸福景象,处处是安定有序的和谐关系,保证了改革、改制的发展成果惠及员工和股东。南光在荣获多项荣誉的同时,2005年又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殊荣。
正是这种在工作、生活中尊重员工的人格、尊重员工劳动的亲情管理,让南光人和他们的家属将公司从心里视为自己的家,将个人的思想感情、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了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员工舒心工作,充满激情,也创造了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南光的发展。
南光人在发展中创建自己的幸福家园时,没有忘记回报社会。近年来,南光用于资助社会公益事业的经费累计100余万元,先后向隆昌水灾、资中无房户岩洞人、水南特困大学生、“1.25雪灾”和“5.12”汶川震灾等捐款捐物。同时,积极通过技改创新节能减排,南光煤矿通过八大技术创新,降低单位能耗,每年可节约电费100多万元,多出原煤2万多吨,增效600万元;南光坑口电厂引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和静电除尘设备后,降低了煤耗,减少了排放,年增效400万元。
如今,胡锦涛主席公开倡导“包容性增长”。葛绍文对南光“包容性增长”的解读就是坚持“共创、共有、共享、共富”发展理念,使企业的发展让社会、客户、股东、员工各方都受益。
“现在的南光,环保、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葛绍文如是告诉记者。他认为,一个坚持共享和感恩奉献的企业,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上一主题:“策略营销”杀出车市“一条血路”
下一主题:现代川商 在外抱团显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