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10年来有多大的提升?管理变革的动力何在?如果要找一家企业作为新世纪10年管理进步的代表,那么华为是当仁不让的首选。新世纪10年之际,在企业人士纷纷热议“国进民退”,“管理虚无主义”甚嚣尘上,一些企业人士选择“结账走人”的今天,讨论中国企业的管理问题显得别有一番况味。但实际上,无论你遽下断言,说管理有用还是无用,管理仍然在那里,它的一大特征就是无处不在和没完没了。而冷静地回顾一下新世纪10年中国企业管理方面的一些变化和依然面临的挑战,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识别趋势,鉴往知来。
□ 肖知兴
中国企业近10年管理水平
有多大的进步和提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企业取得的成绩还是显而易见的。单从规模上看,2010年,《财富》全球500强公司中,来自中国内地的企业增至42家(加上香港和台湾地区共计54家),数字上超过了传统企业强国德国、法国、英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与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带给它们的规模相比,民营企业管理进步最重要的指标不是规模而是时间,也就是管理的可持续性和领导力的传承。从这个维度看,我们有一批已经进入或者正在进入“第二代管理”的企业,典型的例子如广东的美的、浙江的方太、福建的匹克,当然还有李宁、联想、万科等公司,这些企业在管理的可持续性上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与规模和时间相比,更能直接体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是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也就是中国企业在研发和品牌方面的创新。这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由中国的IT企业创造的,如深圳的华为,2008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1737件专利申请,成为当年的世界专利状元;杭州的阿里巴巴,开创了一条全新的价值链;北京的联想,以自有的Lenovo品牌,相对比较顺畅地承接下了IBM的PC业务。
中国企业管理
相对优秀的企业有哪些?
如果要找一家企业作为新世纪10年管理进步的代表,那么华为就是当仁不让的首选。这家公司2009年的营业收入达到近1500亿元,成为仅次于爱立信的全球第二大移动网络设备制造商。华为取得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华为以巨大的代价,通过向IBM 等西方公司学习,实现对“华为特色”管理的自我否定,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的过程。华为从1998年开始的以集成产品开发(IPD)和集成供应链管理(ISC)为核心的“IT 战略与规划”项目,据估计整个项目的投入超过10 亿元。而与人们因对这个变革项目的抗拒而产生的心理成本相比,财务上的成本其实还是次要的。花大价钱请的顾问来了,做导入培训的时候,华为的管理层有趴在桌子上睡觉的,有迟到早退的,有质问顾问这个东西是否适合中国、适合华为的,也有直接告诉顾问,华为的流程比IBM 还要先进的。好比一条航行了一半的木筏,为了抵御风浪,要在行进的同时改造成一条大船,任正非自入险境,面临的是一场凶多吉少的恶战。而作为一个同时具有非凡前瞻力和执行力的企业领袖,任正非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知难而进,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中国式管理”
值得期待吗?
华为这样的“新一代中国企业”,目前还不是很多。单从创新的角度看,华为一家企业的国际专利申请数就占了中国企业国际专利申请总数的28%。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孤军深入,一枝独秀。后援力量如果长时间跟不上,局面同样不容乐观。
虽然制造业在中国仍然被看作是低成本竞争力的代表,但是不可否认,中国制造业企业在过去10年里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企业界能在任正非这个层次上认识到西方管理的价值,放下身段向西方企业学习,从而让自己的企业与国际接轨,从容地走向世界,像华为一样成为“世界的华为”的人实在太少。到处可见的反而是那种引经据典,大论中国式管理的好处,管理学的精髓中国古已有之,我们不需要向他人学习,西方人不比我们高明,假以时日,中国企业必然是独步天下之类的老板。
中国式管理值得期待吗?从学理上看,按照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的理论,管理有科学、艺术、手艺三个维度,管理的科学面应该没有所谓的“中国式管理”,就像我们从来不说“中国式物理”、“中国式化学”一样。从数学模型上来讲,管理的中国特色往往体现介于自变量和应变量之间的调节变量的作用上,但不改变所研究现象即自变量和应变量之间关系的普世性。而且,即使是这些调节变量,也在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变迁而变迁。所谓的中国现象、中国问题、中国管理仅仅是普世性的科学规律在中国的背景下的一个具体的表现形式而已。
管理的“手艺面”应该也没有太多跨文化的区别。有比较大的跨文化区别的可能是管理的艺术面,不同文化打动人心的方式不一样,说服人、沟通人、感召人的方式不一样。比如说,同事生病了,中国人为了表示关心,多加点衣服,吃药了没有,哪个医院的服务比较好,美国人觉得你婆婆妈妈,拎不清,对你感觉反倒不好。
中国企业管理进步的
根本动力在哪里?
企业管理进步的第一层动力自然是经济动力,提高经济效率,挣更多的钱。这种动力的局限性在于,管理者单方面地为自我利益做考量,为挣钱而挣钱,反倒容易陷入“囚徒困境”式的陷阱,欲速则不达。
管理进步的第二层动力是社会动力。管理者不是单纯地为了多挣钱,而是为了让身边的人,让广大员工,让更多的人开心,一起享受共同劳动的成果。管理者有了这种动力,很多符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人本管理的措施自然就能落地,大幅度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投入度,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双赢。
管理进步的第三层动力是精神动力。首先是管理者,然后是广大员工,把企业,把工作当作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一种形式。有了这个层面的动力,企业才能把员工最深层次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真正发挥出来,建立企业的独特竞争优势。
中国文化的现世性导致了很少管理者能够进入第三层次,而我们“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政治斗争传统、权术文化传统更是导致了很多管理者连第二层次都不得其门而入!企业是“企”,踮起脚来,追求更高的意义,企业是“业”,行善积德,自渡渡人。
(作者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
上一主题:王吉万:“绿公司”的“绿色”管理
下一主题:千秋煤矿“水攻”克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