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上课式”吃饭 “8号学苑”的逆向营销
[发布时间:2011-01-07 10:48:21 点击率:]

  坐在绿漆白墙的教室,听着蓝精灵的音乐,边上课边在课桌上吃火锅。这貌似儿时上课走神时的幻想,却被“80后”的北京小伙韩桐变成现实。

  □ 齐 洁

  

  他凭借着独特的校园风装修、富有创意的上课式吃饭和不时策划的“校外”活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做成了京城餐饮界有名的“8号学苑”。

  

  餐厅像学校

  

  2009年2月,在朋友那里得知西单后面的新建胡同有一个店面出租,“80后”韩桐想开个餐馆,便租下了这个偏僻的门店。

  但这位“80后”没被老辈儿的经验吓倒,盘算一下租金不算贵,自己努努力应该可以。

  没什么餐饮经验的韩桐做起火锅店,小店不过几十平方米,只有16张桌子。连韩桐在内,店里的员工也不过寥寥几人。

  “当时我们没做任何宣传,唯一做的就是印了些传单,发了不到两个小时就被城管看到,800多份传单没收了;去大众点评网投广告很贵,索性就没做。‘8号学苑’大部分靠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宣传。第一个月只是朋友来,但幸运的是第一个月没赔钱,还盈余几千元。到七八月就开始排队了,来捧场的都是‘80后’,所以我就觉得做‘80后’怀旧主题这事可以做。”韩桐说。

  此后生意逐渐火爆,“8号苑”竟然顾客每天排队。韩桐把一起租下的另一间门面也启动了,开一家叫做“8号学苑”的新店,这次韩桐要做的是更纯粹的“80后”校园主题,整体布局是学校课堂风格,进去吃饭叫服务员要叫老师;埋单的收银台那儿是一个大黑板,上面有校规、测验题、课程安排(营业时间);餐桌是课桌的模样,只不过中间挖空了放电磁锅;椅子都是课桌椅那模样的;餐厅整体布局也是课堂的风格,白墙绿漆;餐具是“80后”小时候的那些,搪瓷缸、搪瓷盘。

  

  只接待“80后”

  

  韩桐的店之所以能在偏僻的胡同里让顾客心甘情愿地等着排队叫号,最吸引人的不只是装修,而是上课式吃饭的方式。韩桐把新店的经营模式打造成上课形式,吃饭必须进行预订。除此之外,韩桐还规定,“8号学苑”会员必须是“80后”,“70后”、“90后”都不能进。这个规定可不得了,一下得罪了经常光顾“8号苑”老店的顾客。

  韩桐回忆,5月份新店开张时,老店门前排队几十人,新店这边只坐了两桌,但就是不让老顾客进,气得老顾客直骂他。尽管不停地跟人家解释,但是韩桐就是不妥协,到了门的生意怎么就不做呢?韩桐认为,“当时我就是想做纯粹的适合‘80后’的店,如果放开两不靠,‘70后’觉得幼稚,‘90后’不理解,就相当于一群喜欢邓丽君的人中突然出现了嘻哈乐,会破坏气氛,所以我觉得做就做纯粹。”

  来这吃饭的顾客都会参加一个考试,考试卷子正面是考生的信息和试题,反面就会有一个值日生的表格。如果愿意来店里兼职,填好这个表就有可能开始当“班干部”的体验。“这家店里就没有服务员,都是班干部,这些人全都是有工作的员工或学生,业余时间帮店里兼职。为什么不请服务员,因为服务员都是外地的,而且岁数也小,不理解‘80后’,无法交流,所以我们这边都是‘班干部制’。他们有时间就跟‘班长’协调排班,按时过来。别的餐馆都怕过节,但我的不怕,一过节我的值日生们都来了。”

  韩桐总是说自己的“80后”主题概念,感情多于商业。记者采访当中,不停有顾客订位,他直呼其名,貌似多年的哥们。挂了电话他得意地表示,这都是来这里吃饭吃出的朋友。时间长了,韩桐就成了“8号学苑”的头儿,时不时地带着大家出去玩。目前“8号苑”系列餐厅已经有7000左右的会员。如果只在店里搞活动,一次才能容纳几十个人,但是一次“课外活动”就会影响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玩着玩着后来都成为好朋友了,也因此更加深了对“8号学苑”的感情,经常带朋友来吃。

  每次这样的一个校外活动一个月就会花费四五千元,关键还得担责任。为了安全,每次活动韩桐都得踩点2次,把一切安排好了。在“8号学苑”的墙上贴着很多他们夏天玩漂流的照片。除了校外活动,韩桐还组织了课外兴趣小组,通过消费积分,积分抵钱,“学校”也拿出一部分来组织课外活动,比如足球、篮球、棋牌等。顾客中有很多文艺骨干,可以任意在手绘墙画图,上面有“80后”喜欢的蓝精灵、一休哥,还有栩栩如生的变形金刚。“这些人太有才了,让大家在这里展示才能,搭建一个平台互相认识,资源互相共享,这就是‘80后’的一个出口和平台,也是一个线下的SNS社区。”韩桐说。

  正是这股纯粹的执著劲儿,让这个纯粹的“8号学苑”引起媒体关注,更吸引了大批来客,提升了其他两家普通型火锅店的业绩,也使得这三家开在胡同里的小店,一个月的流水达到了50多万元,毛利率保持在55%左右。

  “8号苑”随着韩桐的校园主题的逆向营销,加之以餐厅为基础的平台化运作,人气正越来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