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随着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不断走高,跑赢通胀、跑赢银行存款利率是众多投资者买理财产品的初衷。那么在通胀预期下,投资者可以侧重选择哪些种类的银行理财产品?其中需要注意的投资风险又有哪些?
严格意义上来讲,每一款理财产品都是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之间的一种平衡。现在CPI高企,投资者追求更高的收益以对抗通胀的时候,对风险性和流动性的要求,可能需要有所松动。具体而言,就是在通胀预期下,买银行理财产品,应多选择中短期产品;同时提高风险容忍度,适当配置挂钩大宗商品的结构性产品。
适当配置结构性产品
将固定收益产品 (通常是定息债券)与金融衍生交易(如远期、期权、掉期等)结合而成的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汇率、利率以及大宗商品(黄金、石油)都是常见的连接标的。
通胀预期下,各种商品的价格都会出现上涨,而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对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产生影响,因为这些理财产品挂钩大宗商品价格。
目前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相关挂钩产品的到期收益也较信贷理财产品高出不少。其中部分银行挂钩大宗商品的理财产品,单月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了9%、12%、17%的较高幅度。
挂钩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只要判断正确,也有可能出现相对较高的收益。
结构性产品与商品(黄金、石油)等连接标的的资产价格波动相联动,在通胀形势下,往往可以获得较高投资报酬率,达到保值的目的。
相比于QDII产品的直接投资于资本市场,结构性产品具有保值的优点,在海外投资不确定性很大的今天,这对投资者是一个很高的保障。
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博取高收益也必然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挂钩大宗商品或者挂钩股票、基金等这些结构性理财产品,往往是不保本的,或者是部分保本。产品不同,其保本的情况也不同,有些是100%保本,有些是95%保本,有些90%保本,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投资者很可能要经受零收益甚至是亏损本金的风险。
市场人士特别警示,结构性产品所设定的条款一般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投资者必须弄清楚的是,产品挂钩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投资收益会水涨船高,一旦观察日情况不理想,投资者可能会在投资标的价格大幅上涨情况下录得零收益甚至负收益。
风险偏好要有所加强
每一款理财产品都是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之间的一种平衡。我们强调提高收益对抗通胀时,风险度也将上升,这一点投资者必须要心中有数。
收益总是和风险挂钩的。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的现状认为,一般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年收益在3%左右;如果理财产品有结构性的变化,那么收益会达到7%~10%;而一些海外基金,则收益可以达到10%以上。
显然,只要有结构性的变化,那么就面临零收益或者是负收益的风险。所谓的“收益会达到7%~10%,收益可以达到10%以上”也仅仅是“可能”,也就是说是预期收益而已。
“银行理财产品是帮投资者提供了不同的投资品种,让投资者有更多的资产配置选择,银行仅仅是提供了不同的产品,能不能完全战胜通胀,跑赢CPI还在于投资者的决策。”上述业内人士如此认为。在通胀预期下,需要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来博取一个较高的回报。
投资者如何选择理财产品,更重要还是投资者对市场的判断,以及对所能够承受的风险的完全了解。冷静思考,认真分析。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摘自《青岛日报》东红/文)
上一主题:最具幸福感城市落脚中西部凸显社会整体发展
下一主题:有这么一位“月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