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由美国资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外部需求明显收缩,企业订单减少、利润缩减的状况从沿海向内地、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蔓延,亏损企业和亏损行业增多,一批出口型企业破产倒闭。城镇失业人员增加,农民工返乡现象突出,整个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明显加大,GDP增速急剧减缓,2009年第一季度下降到6.1%,为17年以来最低。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和政府确定了“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总体思路,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着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这些政策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全国人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坚强信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已取得积极成果,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
但是,危机终将过去,关键是如何将应对危机的信心及时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信心?显而易见,前一阶段成效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尤其是4万亿的政府投资,这算是应急之策。为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将着力点放到非公经济上来,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获得的经验进一步延展到非公经济的发展上来,甚至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紧迫感、决心和意志力来推进非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唯有这样,整体经济社会才能够走上科学发展之路。从这一意义上讲,“新36条”的出台是一场及时雨。
要激发广大民营企业坚定搞好非公经济的信心,必须做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对已经出台的支持和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措施,要责成有关部门必须坚决贯彻落实。2005年颁布的“非公经济36条”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政策贯彻落实不力是主要原因。其次,有必要强化全国工商联系统的工作职能,以加大对落实非公经济政策及措施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团结和凝聚广大民营企业的力量。第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真正下放行政审批权,切实打造服务型政府。
上一主题:三地酝酿新一轮整体上市潮
下一主题:门槛急升 多晶硅行业“整合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