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13亿总人口中有9亿是农民。过多的人口被束缚在农村,是“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重要根源之一。从长远的视角看,在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幅度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劳动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趋势和发展方向。
国家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战略规划,给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参与到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中去并力求取得成效,关键是要找到自身与国家战略的契合点和切入点。契合点和切入点找准了,既可赢得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又可在互惠互利中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
首先,要密切关注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与多极带动的国土开发格局。比如,国家正在逐步出台加快发展先导产生和产业集群的政策,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推进重点经济带(区)加快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加快海洋开发步伐,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沿海发展轴,带动沿海地区转变发展模式;强化沿长江发展轴,打造贯通东中西部经济联系的战略通道;依托京广铁路和京港高速公路,打造沟通欧亚经济联系的拓展走廊等。这些规划和战略都是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值得大力气深入研究、密切关注。
其次,要密切关注和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与民生相关的房地产投资项目。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有限的财政投入使城镇基础设施成为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各级政府正积极进行投资体制改革,营造民间投资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及城镇社会事业领域的政策环境条件。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基础设施建设所需投资量大,回收期长,但投资收益稳定,如果作好项目规划及盈利设计,不失为良好的投资方向。
再次,要积极参与城镇产业支撑体系构建。城镇化发展,最先要考虑城市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构建。只有城镇产业的健康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解决农业人口的农农化转移、就业问题。城镇化的关键是创造巨量非农就业机会。根据我国实际,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对推动城镇化具有重大意义。从市场角度看,产业化的农业依赖于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就业结构角度看,农副产品加工业能为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的劳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目前,我国食品工业产值只相当于农业产值的30%,而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一般比农业产值高出1~2倍;我国农产品加工程度仅20%~30%,而发达国家达95%以上。可见,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工业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要积极参与农村社会结构改造活动。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中,如何使“二元”融合,创造条件让城市中的现代组织结构去吸纳消化、融合改造农村社会结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具体措施可考虑将农村经济组织公司化,把土地使用权集中在企业手中,使农民成为企业股东,由企业来推动土地的合理利用,实现农村产业绘声绘色和就业结构的转移,这是一种可行的“农企结合”的模式。另外,民营企业可可以通过输入资本,改良乡村农工商公司的资产结构;也可以采取金融租赁融资方式,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发展优势、特色农产业。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经济组织形态实现要素聚集,把农民组织起来,使种植业、养殖业和流通形成规模,为提高效率、保障品质、建立信用、动员社会资金打下基础。
上一主题:房屋符合交付条件 拒绝接收未获支持
下一主题:搞好资源深加工 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