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提要:
谷歌给员工创造了一个特别宽松的环境,在其他公司,做到一定程度后,那种向上的动力会减弱,但在谷歌,绝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过去的几年间,人们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个硅谷的传奇:两个斯坦福大学肄业生,一个是举家逃离祖国的数学天才,一个是酷爱乐高玩具的发烧友,他们在车库里编出了全世界最好的搜索引擎,几年后,他们成为身价百亿美元的富豪,也是比尔·盖茨最忌惮的竞争对手。
谷歌的故事,依然是个创新改变世界的故事。记者采访了3位谷歌前高管,借他们的眼睛,更近距离地观察这家颇为传奇的公司,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朴素与奢华
出现在记者面前的周杰,腼腆、内敛,他现在的身份是浪淘金的CEO。
周杰自小就很有数学天分,从人大附中奥数班保送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02年,他在美国耶鲁大学计算机系获得硕士学位。周杰进入谷歌的时候,它只是一家几百人的公司。打动周杰的,是面试官的聪明。周杰的判断无疑是精准的。
一度,旧金山的101公路上放出一块广告牌,写着:“常数e里出现的连续的第一个10位质数。”这个没有任何提示的广告,只对那些数学天才开放:任何能做出这道题的人,登录这个网站后,将会遇到新的数学题,顺利完成后,他将获得前往谷歌面试的邀请。
谷歌提供的免费午餐,让员工感觉确实不错,但谷歌其实有其现实的考虑,在美国,大部分人习惯中午回家吃饭,来回要两个小时。如果公司管饭,就节省了时间,大家就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工作上。这确实是一家很有智慧的公司。
在早期加入谷歌的周杰看来,很多大家认为谷歌特别酷的东西,早期确实有现实主义的考量。
沈博阳加入谷歌的时候,1978出生的周杰头顶上已经有了一些光环——谷歌最年轻的华人总监。32岁的沈博阳与周杰不同,他看到的是谷歌奢华的一面。
2005年4月,沈博阳第一次去谷歌总部,他感觉自己像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地方太好了:不是一栋大楼,而是一个围成一圈的楼群,有人穿着谷歌的T恤衫,牵着狗,有人拿着滑板,他觉得这个地方可真自由。
谷歌给员工创造了一个特别宽松的环境,但对沈博阳来说,更重要的是,对一个做技术的人,你愿意跟比你还聪明的人在一起。在其他公司,做到一定程度后,那种向上的动力会减弱,但在谷歌,绝不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也许就是拉里和谢尔盖聪明之处,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
认同与落差
谷歌对沈博阳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他喜欢这家公司,和聪明人一起工作,免费的午餐,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是发自内心地从用户的角度去想问题。打个比方,谷歌出Gmail,1G的免费存储空间,那时Hotmail和雅虎邮箱都只提供几十M,没办法,只能跟进Gmail,最后得到好处的是消费者。
在沈博阳看来,谷歌的“不作恶”,是发自内心的不作恶。这种价值观上的认同,对周杰来说,也有,但他与沈博阳的体会不同。
对周杰触动比较深的,是谷歌著名的20%理论,自下而上给了你这20%的机会,你可以去做老板没有让你做的事情。在周杰看来,这正是谷歌的魅力所在。
在谷歌里面,创始人不是神话,但大家觉得两个创始人确实有很开放的心态(比如自下而上),和理想主义的精神(赚钱不是第一位的)。抱着理想主义的想法去做公司,大多数人是失败的,如果能够成功,就必然产生一个很伟大的公司。
2005年,谷歌进入中国,周杰、沈博阳和韩雪豪回到了中国。
周杰很早就想创业,他跟李开复说到了自己的创业想法,李开复建议他可以在谷歌中国工作一年,做一个比较好的过渡。一方面李开复招聘的都是大学生和研究生,需要人带;另一方面,在国外呆了这么些年,对国内也不是很了解,周杰接受了李开复的建议。
与过渡期的周杰不同,沈博阳回中国时的梦想是把谷歌做成中国第一,没有觉得一直会被百度压着。总部与中国区的那种落差,让很多人不适应。
在总部,很多时候的感觉好像在打胜仗,无往而不胜。而在中国,谷歌是老二,团队士气、工作效率跟总部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这种落差周杰也觉察到。
尽管业界和社会对谷歌“不作恶”理念存有争议和质疑,但在沈博阳看来,退出中国仍是谷歌的理念所决定的。谷歌的放弃,沈博阳能理解。
谷歌的理念内含了让全世界不受限制地享受互联网信息的精神,但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公司经营又必须要遵守所在国家的法律和规则。退出中国之前,谷歌中国需要和总部花大量的时间去沟通。
背景延伸
三离任高管在谷歌学到“许多”
对3位离开的高管来说,他们要比一般人关注谷歌在中国的前途,但更重要的显然是当下。
采访周杰、沈博阳、韩雪豪的时候,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已有大半年,他们各自的职业生涯也踏上了不同的征程。
当然,对他们三人的采访,有点像电影《罗生门》,不同人眼里的事件、客体都是不同的,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如何在本地落地、成长,谷歌这家代表着创新和高科技的公司的基因,或许会给我们本土的创业者和未来的潜在创业者带来启发。
如果有土地,有雨水,种子落地就会生根。 (南方)
上一主题:第三只眼看“井田商业模式”
下一主题: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