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刘琼
世界500强企业、欧洲最大的建材分销商法国圣戈班集团旗下建材销售商“美颂巴黎”进入中国市场时,也应该是带着许多美好期许的。但今年3月,继百思买、芭比旗舰店之后,隶属于美颂巴黎也对外宣称提前终止营业,这多少显得有些无奈与遗憾。在国际市场叱咤风云的跨国企业,却在中国折戟沉沙。
“水土不服”,这几乎成为每次跨国企业撤离中国市场时,人们总结其在华经营管理面临窘境的陈词。
“如果跨国公司一味坚持自己的经营理念,尽管这些理念可能确实更为先进和成熟,但是倘若没有贴合到中国消费市场的阶段性,也很难成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告诉记者。
“这其实是一个管理学的悖论:一方面,跨国企业想通过标准化管理,来实现成本最优化;另一方面,如果要适应和融入本土的文化习惯,就无法实现标准化考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蔡曙涛说。
王志乐认为,虽然上述撤出中国的跨国公司,部分原因是在适应中国文化、习俗等方面做得不够好,但这并不意味着越本土化就越好。比如家乐福(中国),其融入中国的策略之一就是赋予店长足够的权利,但几年前,家乐福就曾爆出过内部人员收受供应商贿赂的丑闻。“本土文化也有不好、不合规的东西,而这就是跨国公司制约型管理方式发挥作用的地方。沃尔玛(中国)采取的统一采购等集中化管理方式,就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跨国公司在开拓新市场时,需要在‘标准化管理’与‘本土化适应’两者之间建立平衡。”王志乐说,并不是所有跨国公司都可以做到“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
“当然,灵活性该如何把握,需要跨国公司不断创新,并建立试错机制。”王志乐说,“中国市场的诱惑力很大,说不定这些离开中国的跨国公司,在经过反思和改进之后,还会再回到中国市场。”
上一主题:浙江楚门企业: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
下一主题:海航:高速成长背后的“小火慢炖”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