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许金晶 顾邦友
自2007年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深层次合作以来,青岛啤酒的“职业实习生”项目已经培养出一批具有行业文化、岗位技能和人文素质三位一体的终端营销人才,对公司业务给予了有力支撑。青岛啤酒有限公司副总裁、青岛啤酒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姜宏女士表示:“青岛啤酒的人才观是‘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高职院校优秀毕业生具备的营销方面的专业素质和基础知识正是公司营销业务代表岗位所需求的。”
“‘职业实习生’项目是新形势下对校企合作的创新运用,是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互利共赢的工学结合之路。”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覃川说。
人才选育上的校企耦合
青岛啤酒管理学院教务长史传珉告诉《培训》杂志,“职业实习生”项目的授课对象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基层业务代表。之所以会选择高职院校作为合作对象,是因为基层业务代表岗位更加注重基础工作实操性和职业技能专业性,高职院校的大专生在实操能力和就业期望上与该项目的培养目标更为对口。
其中,企业讲座的环节早在相关专业学生大一入学时即开展。据史传珉介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把企业讲座纳入到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从新生大一入学到大二,每季度会安排一次企业讲座,这些讲座全部由青岛啤酒的一线资深专家讲授。
到了大三上学期,这两个专业的学生会依据校方通知,自愿报名参加面谈,通过面谈后参加培训。培训内容有:青岛啤酒营销文化(2小时),青岛啤酒主要产品及卖点(2小时),区域市场运营介绍(2小时),薪酬、福利、考勤、劳动关系等HR基础知识(2小时),岗前技能培训(4小时),“我是青松”拓展培训(4小时)。
培训结束后进行笔试面试环节。这一环节重点考察的是是否具备成为一名销售人员的基本素质,如沟通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及对未来的期望等。史传珉表示,之所以要在培训前后各设置一道筛选环节,是因为培训前,学生对企业、对销售工作更多的是一个感性的认识,很多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通过培训,让学生更真实地了解企业的状况及工作情况,了解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及可能碰到的问题,此时学生的选择会趋于理性。同时,企业方在培训后的筛选也可以考察学生通过培训后对公司、岗位的理解,进一步验证原来的筛选,以选拔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
进入实习期后,青岛啤酒对“职业实习生”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理论培训。实习期间,青岛啤酒会在原培训的基础上,针对市场特点,进行一系列的专项培训。如销售专业术语、4P的应用、城市大区运营基础知识等。
跟岗实习。青岛啤酒会选拔优秀的业务人员作为“职业实习生”的“师父”,全程辅导学生的工作。在跟岗实习期间,学生每天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与“师父”完全一致。通过这种做法,青岛啤酒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工作氛围,学习工作技巧,并提升工作能力。
青岛啤酒在实习阶段的培养工作离不开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配合。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院长李占军介绍说,校方在实习期间会给学生们安排1——2名专业指导老师,定期与学生沟通、交流,并进行实地走访,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实习期结束后,青岛啤酒会从理论知识学习、销售能力、沟通能力和工作心态等维度对学生进行考察,通过者就可以定岗工作。
这种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对“职业实习生”的快速成长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李占军介绍说,“职业实习生”项目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三大优势:
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如市场营销专业2010届毕业生代文霞,2010年7月入职青啤,8月就被分配到聊城大区(共8人),独立开展工作。
就业学生发展快、薪酬高。部分优秀毕业生的收入甚至高于当地同龄公务员收入。
就业学生流失率低。销售工作相对辛苦,人才流失率普遍较高,联合培养的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强,流失率低。
上一主题:跳槽旺季,企业HR如何应对大考
下一主题:以食品安全为己任 大华食品勇担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