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旅欧随想
[发布时间:2011-04-08 14:07:13 点击率:]

  □ 茅台集团公司党委委员、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自力

  已经五年多没有出外参观学习了,2010年10月,按照公司党委的安排,我到欧洲四个国家考察茅台酒的经销情况,也是为进一步开拓茅台酒的国际市场进行前期的调研。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虽游历不多,但却深刻地领略了异国的风情与文明:德国的严谨、西班牙的浪漫、巴黎的艺术、罗马的古典,每个国家都蕴藏着创造的魅力,每个城市都透露着文明的个性。很值得我们去回味与思考。

  1 “机械”的德国人

  关于德国人的“机械”,在国内时就早有所闻。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在德国做过一个实验,把相邻的两个电话亭,一个是标明为“男”,一个是标明为“女”。然后观察德国人会不会遵守这并无道理的规则,实验中发现男用的电话亭因为需求量大而排起了队,而女用的电话亭里却常常空无一人,德国人的男人们却始终没有到女用电话亭去打电话。德国人的“机械”由此可见一斑。

  来到德国后,我在第一时间也见识了德国人的“机械”。我们这一团队乘坐的是中巴车,导游亚当斯坐副驾位置。但每次停车和开车时,都是驾驶员从左边下车绕过车头来开关车门,确实有点耽误时间,本来亚当斯很方便就能干的事,却非要让驾驶员跑来跑去,这让我们很不理解,但亚当斯认为就应该是这样,因为每个人的职责不同,谁的工作就得由谁去完成,绝不可混淆不清、越俎代庖。

  因为早起已成习惯,刚到柏林的一个早晨我六点半就来到街头,看见一位清洁工拎一个小捅正在擦拭公共汽车候车亭。四周寂静无声,一个人也没有,出于好奇,我远远地站在那里观望。清洁工非常认真,像是四周都有人在监督着他一样。他用一块白色毛巾清洗着候车亭的柱子、横栏和靠凳,细致得像在擦拭着家藏的珠宝玉器,连凳子背面都认真地擦拭了好几遍。我心里想,对德国来说,这种景象可能是平常的,但对来自中国的我来说绝对是令人惊异的,我脑子里联想起很多词:“认真”、“严谨”、“监督”、“自觉”、“国民性”……

  带着一种敬重、怀着一丝惭愧,我慢慢地离开了。

  旅欧期间,在德国所经历的几件小事和平时的耳闻目睹,不时在我眼前浮现,时时敲打着我的灵魂,它使我回想起看到的一则资料:上世纪初期我国的青岛曾被德国人占据,留下了大量的德国式建筑,几年前,青岛连日暴雨,国人建造的新城区下水系统全面瘫痪,而在老城区,德国建筑师一百多年前修建的排水系统却运转正常。这是因为百年前德国建筑师在修建城市下水道系统时,已经考虑到了青岛的地势和天气因素,这样的周全、精密和严谨,不能不令人叹服。

  在德国还有一件令我非常感动的事情,那天当我们准备从柏林机场登机时,机场服务人员突然向我们跑过来,找来翻译说要我的登机牌,我们都吓了一跳,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时机场服务员拿出另一张登机牌,告诉翻译说,翻译在办我们的登机手续时曾问过他是否有靠前一点的仓位,当时他说没有了。事后他又查了一下,发现有一个较前的仓位,于是他填写好后跑来给我换新的座位。虚惊一场之后,我们所有的人都默然无语,机场工作人员的这一件小事,沉重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拷问着我们对工作认真、对顾客负责的态度。我们能做到吗?我们能像他们那样面对着一个普通的消费者都依然如此的负责并且坚持下去吗?

  和许多大国比起来,德国是一个地域不广、人口不多的国家。但是由于有了这种对工作、对社会、对事业、对国家的近乎机械的认真负责的精神和一丝不苛的作风并成为国民的共性时,它就爆发出了一种令人震撼的力量。于是,世界看到了德国人敢于面对现实、面对历史、对二战进行的深刻反思——看到了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震惊世界的一跪;看到了柏林墙的倒塌、东西德国的统一;看到了奔驰、宝马、奥迪等代表着德意志文化、思想以及认真负责精神的品牌在全世界飞驰。

  2 别样的景点

  按照行程的安排,在德国我们星期天要去考察一处葡萄酒酒窖和庄园,导游告诉我们,那也是一个对外开放的著名的景点,我们休息日去,正好可以感受一下德国景点的景象。听导游介绍后我心里不免有些犯怵,这样的景点国内见识过不少了,不外乎自然生态美景加上熙攘人流、兼或众多的旅游纪念品商店、还有小贩卖力的吆喝,游人们拥挤着向下一个景点奔去;又或者似“农家乐”,人们三五一群、四五一堆,小孩嘻闹着,大人呼喊着,阳光和美景中,游人们兴味盎然地进行着棋牌麻将等各种娱乐活动。对于一个中国人,这些都是合理和写实的想象。但是,当到了德国后,我确实惊异了,这处德国的景点——葡萄酒庄园在极短时间内颠覆了我对“景点”的惯性认知。

  当汽车驶过一大片葡萄园到一处建筑物前停下,翻译告诉我们景点已到时,我们确实感到了惊异——周遭一片静谧,只见公路宽阔而干净,小车整齐地排列在公路的两旁,空地上除了落下色彩各异的树叶,看不见其他任何垃圾。天空一片蔚蓝,间或一两只小鸟掠过,好似在蔚蓝色的天幕上隐约地划了一丝黑线,但瞬间即消失了。虽然停放的车辆很多,但看不见什么人影,也听不见喧哗和嘈杂。游人三三两两地散落在葡萄园里。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安静地坐在小路尽头的土垠上,远眺着碧带一般的莱茵河。在一个交叉路口大树下的长凳上,四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那里。其中两个依偎着,有一个左手轻轻地放在随身携带的篮子上,篮子里装着几根腊肉和几片面包、两瓶矿泉水,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位女子在画素描。从其欣慰的眼光、幸福的面容可以看出他们是夫妻俩。四周静静的,只有小路上散步的人脚步偶尔与落叶摩擦的声音在打破这种寂静。远处教堂的钟声疏疏落落地飘过来,更显出此处的沉静。一切都是静静的,车辆静静地停放着,游人静静地散步,相爱的人静静地依偎着,就连风也是那么静静地吹着,把甜甜的葡萄酒的香味,轻轻地、轻轻地给你送来。

  一切都那样静。静得你听得见大山的心跳,静得你听得见树林的呼吸,静得你听得见小草的呢喃。于是我们也在这静静的世界里,静静地欣赏这异国的田园风光,静静地晒着温煦的阳光,静静地享受着美食,静静地感受着异国的文化。而我们的心,已经为这宁静而惬意的大自然,为异国的这种修养和文化,为这追求和享受宁静的心境,为这种古老而沉稳的宁静所折服。

  3浪漫与自然的西班牙

  考察回国后,很多同事都打趣地问我对法国巴黎这个浪漫之都的感受,说真的,细细回想起来,我倒觉得西班牙才真是一个值得欣赏和回味的浪漫国度。而且,西班牙的浪漫是从文化中、从国民热情奔放、尽情享受的骨子里渗出的,是一种崇尚自然、追求自由,在平凡的生活和高雅的文化、艺术中展示出的一种真浪漫。

  西班牙人非常重视休闲娱乐,为了享受十二月(圣诞节),他们一般是十月、十一月工作,想法子多挣钱,十二月过圣诞节时尽情玩乐。四、五、六月又工作,在七、八、九月中择一个月到国外度假。钱只要够花就行,不会去考虑储蓄,以精神享受为主。所以他们的上班时间也与众不同,上午十点到中午两点上班,两点到下午五点是午饭和睡觉时间,下午五点到晚八点上班,晚八点后才进晚餐。银行和公务员只上半天班。上班时中午一杯咖啡,下午一杯啤酒就可以悠然一天。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有一个广场,当地人称为太阳门广场。我们到这里参观时正值星期天,只见许多当地的人在此晒太阳、消磨时光,有的半卧着,有的干脆席地而卧,有的在读书,有的在养神,有的一人一杯啤酒在独饮。有以家庭为单位共同聚集的,也有孤男寡女约会的,大家互不干涉,都像身处无人的空间里,尽情地享受着阳光假日、享受着惬意的生活,自由自在。作为旁观者,我简直觉得这就是诠释幸福生活的最生动的画面。

  想到我们对节假日的态度,虽然也想忙里偷闲去度假,去享受大自然,但有些时候真的这么做了,又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心里忐忑不安。我知道这种不安是由“文化”所造成。我们中国文化里自古以来就鄙视享乐主义,倡导刻苦勤奋,努力拼搏等等,享受型的人生观被我们认为是可耻的也是中国人难以认同的。但是在欧洲国家就不同了,他们毫不掩饰地享受自然、享受生活,他们已经习惯把大把的时间和金钱都花在旅游度假上而毫无心理羁绊。

  在西班牙,我还知道了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这个名称的来历。说的是有母子二人上山采磨菇,遇上了一只熊,孩子急中生智爬上了树,冲着母亲高喊:“妈妈快跑!”而马德里在西班牙语中就是“妈妈快跑”之意。用这样的一句话来作为首都的名称,不可谓不亲切,不可谓不浪漫,不可谓不诙谐。西班牙的浪漫由此可见一斑。

  这种浪漫情怀自然催生了西班牙斗牛士,毫无疑问,斗牛士是西班牙的象征,也是它的一个文化符号,这个符号里包含了智慧、勇敢、艺术、信仰。在挑逗与躲闪中,娱乐与战斗、艺术与杀戮都模糊了界限,不可辨别,而正是这种优雅和狂野的“舞蹈”,透露出西班牙最深沉浓郁的浪漫情怀。

  西班牙的弗拉门戈舞也由这种浪漫生发而来,它是一种即兴舞蹈,没有固定的动作,全靠舞者和演唱、伴奏的人以及观众之间的情绪互动,被称为西班牙的国粹。弗拉门戈舞通过热烈奔放、简洁明快的肢体动作,将人内在的情绪充分表达出来,它就像一扇窗,透过它可以看到西班牙的灵魂,触及心灵的最深处。爱与恨、纯洁与邪恶、快乐与痛苦……弗拉门戈就像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而贯穿其中的,正是这种复杂沧桑的情感。

  也正是这种浪漫,西班牙最天才的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才设计出了神圣家族大教堂这一令人惊叹的建筑。这座位于巴塞罗那的神圣家族教堂,是一座极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建筑物。高迪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不但能结合传统与当代的各种建筑风格,还同时保有原创力,在技术上做大胆的突破,并运用精彩、独特而且深富创意的装饰,让每一件作品从建材、型式、到门、角、窗、墙等任何一处细部,都独一无二,也因此高迪的建筑风格很难被归类,也难怪他能得到“建筑史上的但丁”雅号。1882年开始修建,至今仍没有完工的神圣大教堂,这般旷古持久的工期也印证了西班牙人远功利的自由散漫的情怀。

  4 艺术地存在——法国

  法国散发着艺术之美,和谐之美,可以说在巴黎,给游人印象最深的是众多的纪念性建筑和著名的博物馆——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圣心堂等世界建筑史上的艺术极品,是必须前往一游和拍照留念的。作为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卢浮宫,不但是访客必看之景点,于艺术爱好者更像是朝圣之地。从公元十四世纪查理五世开始,卢浮就作为王宫,收藏了大量绘画和雕刻的稀世珍品。法国大革命后皇室收藏收归国有,卢浮宫也成为国家美术馆。卢浮宫里的珍藏多到令人觉得奢侈,竟达30万件。镇馆三宝是不能遗漏的: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双翼胜利女神的英姿,断臂美神维纳斯。

  但是,真正让我折服和感到伟大的,不是巴黎散发出的艺术之美,而是巴黎历代执政者尊重历史、尊重艺术的执政理念。作为全球最著名的大都市之一,哪怕有着那么多世界顶级的博物馆和建筑史上的奇迹,却始终保持着一个适度的规模。到达巴黎的第二天早上我们几个同伴晨练,一不小心就通过香榭丽舍大道、凯旋门、走到卢浮宫,经过埃菲尔铁塔,可以说是基本上逛了近半个巴黎,这种方便和可及性,或许真可以作为幸福城市的标准之一。

  翻译告诉我们,在巴黎,可以说每一栋建筑,甚至香榭丽舍大道上的一块石板,都述说着历史。因为法国有这样根深蒂固的传统(不知是否有法律规定),只要是历史性的建筑,不管是维修还是重建,都必须恢复原貌,任何权贵都没有特权违反。就连简单的门牌号、无论建筑改换成什么形式都不会更换。所以走在香榭丽舍古老的大街上,你随时可与达文西、罗丹、塞尚、梵高等大师相遇。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立体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你能记得教科书中多少内容,全都可以在巴黎找到实物真迹来印证。

  击节赞叹之余,不禁想到建国之初建筑大师梁思成面对希望从天安门城楼上就能看到四周都是冒烟的工厂“宏论”时的那种悲愤与无奈。我们的一些官员太想为民造福了,在GDP数据的诱惑下,规划被反复修改,古老的建筑、古老的城墙、温馨的四合院,幽静的古街,都被推倒和辗碎在推土机和挖掘机的车轮之下,历史不见了,文化苍白了,特色没有了,传达着无数执政者思想的现代建筑物越来越多,可我们的城市却变成了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和艺术品位的水泥森林。

  于是我想到了巴黎,想到了日本的京都,想到了澳门的小街道,想到了台湾的那些折射着儒家文化的街道名称,想到了很多很多……

  5 卡慕之家

  受法国经销商卡慕的邀请,我们来到了他的家——一座城堡里。城堡位于郊外起伏有致的小丘陵地带,为古老的歌德式建筑,是卡慕家族传承了数代的遗产。

  在卡慕先生家里,我看不到他的富有,但却处处感受着一种历史的呈现和文化的浸润。在我的咨询下,卡慕先生一一向我介绍他家里的摆设和家具:这个是我爷爷使用过的,这个是我父亲购置的,这个是我爷爷的爷爷时期的……

  卡慕先生告诉我,他们的家具一般不轻易更换,即使是年代久了有所损坏,也要想法修复使用。因为那些家具有着家庭长辈的生活气息。他还回答我,这个城堡已经经历了好几代人,现在产权归他所有。弟兄再多也不允许将房屋按继承权划等份分掉。为了保护传承家族的历史、文化和弥漫着长辈们生活气息的生、长之地,房屋及其设施只能由一人继承。继承者用货币支付给其他财产继承人。

  在他家客厅显著的位置上,摆放着一个毫不起眼、没有多少经济价值的马蹬。他告诉我说这是他爷爷使用过的,他爷爷生前很喜欢。抚摸着这个黑黝黝的不知被卡慕爷爷踩踏过多少次的马蹬和那些在我们国内早就该换掉的陈旧的家俱,我感到些许的悲哀。收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组成部分,特别是近些年适逢太平盛世,世面上更是涌起一波波收藏热潮。虽然这些收藏不泛有对艺术的鉴赏,有对文化艺术精品的保藏,但更多的是把艺术品作为一种可增值的商品来收藏。君不见,在京城的拍卖行,身影最多的是那些款爷,是投资客。在我们的家庭里,哪怕是世家,又有多少收藏物是为了对先辈的怀念、感思或是继承家族的历史文化的呢?我想即使有,也可能被文化大革命给泯灭了吧。

  当做一种礼遇,当晚我和一位同事留宿在古堡里,当我进卧室后发现门不能反锁。卡慕告诉我,除了卫生间,房屋一般都没有反锁装置,明早我晨练回来不用叫门,钥匙就在古堡大门的锁孔里。卡慕说,只要有人在时古堡从来不用锁门,这里很安全。

  虽是这样,临睡前,我还是用放行李的凳子抵住了卧室的门,不是怕半夜古堡幽灵的惊扰,也不是怕法国美女夜半入梦,而是一种习惯而已。一夜香睡,于是我通过时空隧道,在法国的乡村经历了中国古代夜不闭户的生活。

  6 罗马:重叠在现实与历史中

  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位于台伯河下游平原,是意大利政治、历史、文化和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古罗马和世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已有2500余年历史。这是一座艺术宝库、文化名城,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览地之一。

  罗马艺术的成就还体现在无数的公共建筑上。他们修筑了规模浩大的道路、水道、桥梁、广场、公共浴池等设施。所以又被称为“露天历史博物馆”。走在罗马街头,上千年历史就在脚下,而旁边又是各种名牌及时尚用品,这种历史与现实的撞击,会使得最浅薄的思想也厚重起来。

  在罗马古都遗址上,矗立着帝国元老院、凯旋门、纪功柱、万神殿和罗马斗兽场等世界闻名的古迹。尤其是罗马斗兽场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就是这座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虽然经受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残垣断壁随处可见,但这些仍无损于它的恢宏和伟大,它仍是全世界保存至今的最古老、最宏伟的斗兽场和竞技场。

  在斗兽场旁不远的地方是铭记着古罗马历史光荣与耻辱的罗马广场,远远眺望,在它的上空仿佛还回荡着当年古罗马人送别军队出征的口号声和欢迎英雄归来的欢呼声。如今经过历史长河的冲涮已使它面目全非。除了广场面积的宽阔宏伟还依稀可见之外,建筑的很多地方已坍塌陷落、杂草丛生,用破败不堪一词来形容毫不为过。现在意大利人把它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毫不掩饰地任游人参观、评说。

  我不由想到我们的圆明园,虽然历史没有罗马斗兽场悠久,但气势、规模、艺术成就却远在罗马斗兽场之上,圆明园没有能够逃脱战火的摧残,原本的自豪成为我们民族伤痛的记忆。如今中国渐渐强盛起来了,重建圆明园的呼声也日益响了起来。我在想,我们真能复原1860年之前的圆明园吗?纵然在建筑上恢复了,那数以十万计的园内文物呢?重建圆明园能够抹平民族内心的伤痛吗?

  还不如就让它这样带着历史的耻辱,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或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人参观接受教育,任由大家去遥想当年的壮观,当年的繁华,任由大家在这历史的伤痛面前去感受当年英法联军刺刀下的屈辱和倾听外国强盗马蹄下的呻吟,任由大家去倾听自己心灵的感悟。

  铭记历史,有时需要残败。既然别人都让历史在那样摆放着,我想,对古迹还是像罗马广场一样尽量不去扰动它吧,因为残败也是一种传承和尊重,是另一种有分量的展示,残败之躯可以触动我们的灵魂并逼迫我们整个民族去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