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茅台式成长
[发布时间:2011-06-16 13:50:53 点击率:]

  

  □ 叶远鸣 闻熙

  

  在近日刚刚落幕的第十届博鳌亚洲论坛上,首次在开幕式出现了中国企业的声音——贵州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国就年会主题“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从中国企业的角度畅谈了他对包容性增长的理解,赢得了阵阵掌声。

  

  历史见证

  包容成长性印迹

  

  因为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十周年,本届年会规格总体高于往年,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位人士与会,围绕年会主题,设置了23个议题。

  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时代,如何做到包容性增长?在发展悬殊巨大的亚洲,如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兼顾弱小,让社会更多关注到广泛群体的声音?人们显然对这个观点非常关注。因为这不止是全球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关心的话题,更是一个涉及社会是否和谐、文化是否多元、民众是否幸福的公共议题。

  袁仁国的观点是:茅台,这个地道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过程,无疑是“包容性”增长的最好案例。

  他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陈述说,“60年前,在距离博鳌1000多公里的一个小镇上,贵州茅台还只是一个由几间破烂小屋组成的作坊式企业。如今,贵州茅台由于包容性发展,已成为了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特文化魅力的民族品牌。”

  袁仁国举这个例子,是为描述一种发展带来的巨大变迁。在中国半个多世纪来的工业化进程中,贵州茅台的道路代表了很多中国企业的成长印迹。

  

  价格曲线

  体现品牌价值力

  

  1951年国营地方茅台酒厂成立时,茅台镇还没有公路,更遑论汽车之类的现代交通工具了。即令到了1964年,季克良大学毕业,从江南赶赴这里报到时,足足花了一周时间。

  今天,同样的路程,最快也许不过5个小时。而正在抓紧抢修的高速公路,以及尚在讨论中的机场项目,将会使这里与外界的联络更加通畅。正转型中的中国的进步和变化,给这里带来的变化是深刻的。

  这种深刻变化,不仅体现于交通的改善。与百年前相比,茅台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与半个世纪前相比,茅台已然脱胎换骨;与30年前相比,茅台也是天壤之别。从中国知名的民族工业品牌,迈向具有世界影响的大企业,茅台栉风沐雨,一路坚持。

  尽管地处边远,茅台的营销链条可谓相当地国际化了,无论是纽约还是巴黎,都能看到这个中国国酒的身影。

  早在新中国建国之初,出口茅台酒被当做换取国家建设所急需的外汇以及设备的重要产品。红色的酒标,在很多华人圈里流传,那时的茅台,是了解神秘中国的重要通道。

  在中国无数个重要的对外交往场合,茅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

  今天的“贵州茅台”,不仅是中国市场上最为热销的高端产品,也是20世纪以来,特别是自上世纪50年代之后,代表中国文化的优秀元素之一。

  而与半个世纪前不同,今天在国际市场上的贵州茅台酒,正受到主流精英阶层的更多关注。在温哥华,一瓶茅台酒的价位已经超过100加币。在其他大都会,茅台的价格同样在不断走高。

  价格曲线的变化,体现的是这个产品在相关区域的地位和价值。

  

  祈愿未来

  实现茅台式增长

  

  十年过去,博鳌亚洲论坛已然成为代表亚洲最重要的声音平台。茅台作为中国企业,在此地不断亮相,越发受到各界的关注。人们希望从这里,能探寻中国企业发展的某种规律,特别是从类似茅台这样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中,来分析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秘密。无数人在为中国的未来预言,当然也包括对茅台这样的企业做趋势分析。

  茅台人也在不断自问。比如对2011年,这个特别的年份,既是“十二五”开局,又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起步重合。对于国酒茅台来说,未来这五年将具有里程碑式的转折意义:她能否就此跨上一个新台阶,跻身国际一流企业的阵营?她的经济总量,能否提升到可以参与更大舞台上的全面竞争?茅台酒可否在全球赢得更广泛的欢迎?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茅台领军者一直在对这一系列问题思考、探讨,深刻分析今天茅台所面临的内外挑战与压力,总结世界大企业既往成长中的经验与教训,没有理由不居安思危,励精图治。

  什么是茅台式的增长?季克良在他的新年寄语中这样总结:“我可以肯定地指出,国酒茅台从半个多世纪前走到今天,靠的不是短促的营销策略,也不是点石成金的魔术,而是一种持之以恒的企业信念——要做世界上品质最好的白酒。如果你去茅台参观,那些酿酒的工人们也许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他们对工艺和品质倾尽一生的专注,胜过任何语言的宣誓。这种东方式的质朴精神支撑我们走到现在,成为中国最有品牌价值的传统企业。”

  那么,这种模式对于亚洲,对于世界又意味着什么?人们有理由继续发问,茅台模式价值何在?如何坚持?

  经济学家更愿意用历史来总结当下。比如,上世纪70年代,日本企业崛起时,贡献的不仅是质量精良的产品,更为世界贡献了一种带东方式智慧的管理模式和企业哲学。

  中国企业走到今天,显然也要面临这样的考问:除了产品,还能贡献什么?

  所以,我们有理由为茅台感到欣喜。因为他们所表达的,不仅是推广产品的愿望,也有对发展的思考,更有对责任的强调。这样一个纯粹的、带有厚重中国文化的产品,是否能在除了中华语境外的更广阔世界,赢得更广泛的尊重?

  所有关注她的人们,可以共同思考——怎样更好地为这样好的中国品牌以鼓励,让她在全球的影响走得更远?

  与诸多世界企业巨头相比,中国的企业只能算是刚刚步入青春期。在这个规则已然被制定的全球商业圈,后来的中国企业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赢得更好的成长环境。茅台在博鳌的亮相,只是众多中国企业渴望走向世界的心情代表。

  的确,世界的舞台上,需要听到更多中国企业的声音。希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从中国企业呈现的新形象上,能感受到善意、温暖与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