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李伊琳
温州炒房团已走出国门。
记者近日了解到,加拿大一些城市的房价正被中国炒家推高,而温哥华首当其冲。
“一些楼盘有6-9成是中国人购买,甚至有中国人排队48小时等一个新楼盘开盘,或者出钱雇人排队。许多投资聚集的城市房价上涨,中国人贡献不小。”著名的国际房产中介高力国际北亚区董事总经理柳维伦表示。
柳认为,是中国国内持续的限购政策驱使内地买家成为温哥华购房者中的生力军。
受中国大陆投资者对地产市场的强烈推动,温哥华住宅价格在2010年上涨了12%。
中国楼市的疯狂果真可以在海外复制?
“温哥华房价一直比较稳定。”6月10日,在四川成都正在洽谈一个工业地产项目的雷先生听说加拿大当局要对华人炒房采取相应措施后,漫不经心地一笑,以淡定的语气说:“那又如何?我就是放着,这个钱总比躺在境内强吧?”
加国炒“学位房”
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称,刘琼是个“富二代”,浙江人,目前在代理一个国际美容美发品牌,其父是加拿大华商会主席。2003年刘琼全家移民加拿大,定居温哥华。从起初的购房自住,到之后的投资,均沿袭了境内楼市投资者中的一路军团的操作模式。
“新一轮中国买家的到来,加上加拿大已经有些泡沫的房价,让温哥华一举跻身全球房价最高的房地产市场之列。”刘琼比较认同。
在温哥华最明显的就是,华人的这种“炒作”资本大肆进入相对高档的居住区,即一些学区的集中点。
“其实,温哥华的这些基础教育,并没有像国内一样分三流等的,都是我们华人自己在造概念。”刘琼对此表现得非常抵触,而且这些资本进入西区后,加拿大本国人士则大规模迁离。
“这一波投资客大多来自中国大陆。”雷先生透露,大家投资的模式基本类似。他们专门去西区,寻找那些老房子。
那种小型独立式单层住宅,有的则需要大修。这种房子100万加元左右就可购入,然后拆除重建。一般建设成本大致为六七十万加币。这个周期一年就够了。而且重建后的价格,马上可以翻到300多万加币。
雷先生2006年起就在温哥华以这种方式投资。起初也是自己投资,后来发现市场房价马上翻番,就迅速将此消息告诉境内的亲友。
“越近学校,价格越贵,来买的都是我们大陆人。”雷先生介绍,个体买房的人习惯与国内市场一模一样,其实这种观念在本地人中并不存在,他们对居住区域和房屋大小,并没有我们层次分明。所以,“在洋人聚居的区域,房价就炒不起来,相对比较稳定”。
通胀避险
“加拿大盖房子政府严格监控审批,不轻易批地。”这是雷先生等人收购旧宅翻新的主要原因。
同时,他表示,“不盖房” 还是因为人口的“稀缺”,并不是能盖房的地方不多,地方足够。
一股移民的热潮,无疑与雷先生等人的资金形成了推动这波热潮的供需对接。
而且,在中国经济收入达到中产阶层的,基本会有条件申请。
据加拿大媒体4月23日报道,2010年在加拿大的中国移民有30717人,较前一年30043增加2%,在所有移民排名前三位。
其实,2006年春天开始温哥华房价一路飙升。据雷先生了解,温哥华的房地产市场升幅没有国内大,这同时也说明了资产泡沫不及国内。
其比较波动的时间节点为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温哥华的房价经历了一个大幅度的提高,而从2004年初起,至2007年秋中国大陆移民的到来则使得房价进入第二次大幅上升阶段。近年来,大温哥华地区的房价开始飞涨。
但温哥华的房屋空置率是非常低的,常常低于1%。
2003年很高时才1.7%。ALBERTA省等多数其他城市就没那么好了,高于3%甚至5%。多数情况下,空置率非常低就意味着租客非常多。
比如温哥华的租客和房东的比例是至少是5:1,也就是说,6个住户中有5个租客,但只有一房东,这是十分罕见的,绝大多数的其他城市是2:1或1.5:1。租客多就意味着没有住房的人多,这些人是潜在的购屋者,这是房屋增值的保证。
刘琼及其亲友携带的资本如蝗虫般汇集到温哥华华人聚居区域的房地产市场,散布开。
“无论如何,永久的使用权,价格又差不多,现在境内楼市又有政策性限制,你说这钱该往哪去?”刘琼的表弟一家去年移民到加拿大后,年底在温哥华西区购置一幢400来平方米的HOUSE,“现在基本全球的物价飞涨,放着钱就是亏钱。”
上一主题:弃亿万身家 商界富豪消逝为哪般
下一主题:外资行“锁定”中国新富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