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林文龙
爱逛街的消费者都会发现,这几天一股打折风潮正席卷各个商场,各个品牌纷纷打出减价“%”多少的招牌,商场在晚间时段也突然人流激增,到处可见手中提购物袋满载而归的消费者。虽然暑热才刚刚开始,但北京的春夏打折季却已经正式开锣了,趁此机会大量入手还能穿足两三个月的夏装实在是很划算的事情。不同的商场、品牌也有不同的打折策略,消费者还需心中有数。
大牌打折静悄悄
7月以来,新光天地、金宝汇购物中心、金融街购物中心等高端商场内的诸多大牌都在进行换季特卖。“一般品牌打折都喜欢大张旗鼓地打出广告,唯恐天下不知;但这些大牌,打折时静悄悄的,好像不想被人知道似的。”购物达人张静介绍,大部分流行品牌打折时,会有巨大的户外招贴,上面详细列出什么品类打几折,店内也挂满折扣宣传;但一般大牌打折,最多出一个“sale”的告示,有些大牌干脆连一点打折的标识都没有,但消费者去购买时,营业员会提示,目前产品正在打折。“不是内行人,一般还真不知道呢。”
据了解,大牌打折前,也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告知会员、贵宾客户,但事实上,这样的特卖折扣,是面向所有消费者的,只是普通消费者很难第一时间获悉这些大牌的打折信息。
一般来说,它们只在一年两次的打折季才会推出折扣,每年定在圣诞节、元旦节前后秋冬换季和6~7月的春夏换季。据了解,在欧美日本等地的百货商场,一般也只在这两个时间段有折扣季。
商场以“年中庆”名义打折
在北京的商场,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全年都在促销”的手段来吸引顾客的。而每年夏季,是国外百货的折扣季,北京商场则会推出“年中庆”。
据悉,北京商场年中庆最早是中友百货在做,后来sogo、君太等都跟着做。但是今年夏天,张静发现,大部分商场的打折信息都“内敛”了许多,它们纷纷借鉴大牌折扣的方式,仅是挂出一个“sale”的标示,最多加上50%等字样,往常在宣传单上挤满了的折扣信息都大幅减少,甚至销声匿迹了。
不少商城表示,主要是因为政策原因,所以大家都低调处理了,没有大张旗鼓地打折促销。
今年4月底,国家发改委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查出20多家商场存在“虚高原价再打折”的虚假促销行为,随后,国家发改委联合中消协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百货商场推进明码实价。这让各地的“疯狂打折”有所收敛。
【专家说法】
靠市场细分抑制价格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立平说,“疯狂打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目前零售业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结果就是价格竞争。
目前国内百货店大多采取联营制,通过招商方式引生产商或代理商入店销售,通过向其征收租金、利润返点、保底倒扣等销售费用来获得利润。“这样做,零售商不承担风险,与此同时,零售商也失去了很多权利,如放弃定价功能、服务功能等”,各个百货店招商都一样,自然产品就一样,服务也一样,差异化就只能表现在价格上了。
国外也经历过价格战的阶段,但后来通过市场细分和经营模式调整来解决了。“因为零售业最根本的差异化就是商品的差异化。”
陈立平说,市场细分时百货店一般不打折,因为这对品牌和顾客都是一个很大的伤害。即使有打折,也只是在一年的特定季节中的一段时间内,比如夏季的某一个星期。至于折扣商品,则在奥特莱斯。
现代欧美零售企业大多采取买手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它们回馈消费者的不是简单的商品打折,而是增加商品的附加值,主要是通过会员政策等来实现。此外,它们还可以走自有品牌开发的路子,实际减低产品价格。比如日本的百货店,自有品牌商品过去只是在服装领域中,现在,连结婚戒指、钻石戒指,都有自有品牌开发,过去卖35万,现在卖15万,能便宜很多。
下一主题:家常菜里的“非常”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