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油价涨快跌慢非定价机制问题
[发布时间:2011-08-22 15:09:08 点击率:]

  编者按

  油价问题成了“老问题”。国内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推出两年半以来,外界对油价调整的质疑从未停歇,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集中爆发一下,其矛头无一例外地指向了两点:涨快跌慢和涨多跌少。

  在新近的质疑声中,有一个事实被反复引用:中石化香港分公司自5月以来已经四次下调油价;反观内地,成品油价格在2月和4月先后两次上调后,已经有4个多月未做调整。对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声称,目前国内暂时没有达到下调成品油价格的边界条件。

  无论发改委如何解释,无论这些解释如何貌似正确,公众不领情,也无法被说服。同样,中石油与中石化也不满意。中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日前表示,国内成品油定价由国家发改委确定。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是希望推进成品油定价的市场化改革的。成品油市场化改革是一种潮流,必须要走的。

  本期“深度观察”这组文章,试图从不同角度对油价问题进行解读。但愿能够稍解油价之惑,缓释心中之愤。

  □ 陈毅聪

  

  对于公众感受到的油价“涨快跌慢”问题,中石化近日表示是定价机制方面的原因。定价调整主要看22天内国际三地原油价格涨跌是否达到4%。对于长达22天的移动平均价格来说,短短几天的下跌影响并不大。

  事实上,内地油价“涨快跌慢”的原因不在于定价机制,因为该机制的表面条件是不论涨、跌都需要参照长达22天的移动平均价,一视同仁。其真正的根源是最近几年我们都处于油价上涨周期之中,国际油价涨多跌少,上涨时间长、下跌时间短;同时,有关主管部门为了调控价格、稳住CPI,并没有完完全全地执行定价机制。如此干预的结果是,当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时,内地成品油调价不到位;当国际油价从最高点明显下跌时,却得先还清“历史欠账”,补足因为人为调控而落下的功课,短时间内不易跌到“调价基点”。

  以去年10月以来的油价走势为例。2010年10月26日内地汽油批发价上调至7420元/吨,同日纽约、伦敦期油均价为83.03元/桶。12月22日,两地期油均价上涨10.21%至91.51美元/桶,内地汽油批发价上涨4.178%。2011年2月20日两地期油均价上涨3.246%至94.48美元/桶,内地汽油批发价涨4.528%至8080元/吨。4月7日两地期油均价上涨22.317%至115.57美元/桶,内地汽油批发价涨6.188%。

  我们再看看8月15日的情况,两地期油均价是96.75美元/桶,此前22天的平均价则是103.20美元/桶。103.20美元/桶比2月20日的94.48美元/桶上涨了9.23%,与此相对应的是,汽油批发价只涨了6.188%;比2010年10月26日的83.03美元/桶上涨了24.29%,而汽油价只涨了15.63%。显然,如果严格执行定价机制,纵使剔除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近4%的因素,内地汽油价格本应该在3、4月份涨到更高位置。

  媒体报道称中石化香港5月份以来已多次下调汽油价,却没有认真看一眼下调后的价格是每升16.4港元,折人民币超过13元/升。所以,倘若剔除税赋因素(目前约为30%多),内地油价其实是在补贴买车开车的“有钱人”。可惜,不论媒体或公众都在“屁股决定脑袋”,把对企业垄断的不满宣泄在了定价机制上面。殊不知,如果让油价完全市场化,在目前国际油价上涨、国内两大企业垄断市场的大环境中,对公众更为不利。

  都说市场化是好事,笔者也十分赞成,但不应该放任两大企业随意定价。首先,以反垄断的名义,继续管制成品油批零价差、最高零售价。其次,简化并明确管制定价依据,缩短定价周期,公示价格及税赋计算公式,直接盯住纽约、新加坡等地的成品油期货价格,随行就市,国家补贴只面向终端用户。最后,破除两大企业在成品油销售市场的垄断地位,保障民营加油站的油品供应,放开成品油进口、批发权,甚至可以考虑强行分拆两大油企,剥离它们的全部零售业务。

  国内油价涨快跌慢

  实乃利益分配问题

  □ 魏文彪

  

  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如果单纯从时点价格比较,国际油价下降幅度已经超过了4%,纽约油价连续下跌,累计跌幅更是达到11%。在这种情形下,按说国内油价应当相应下调。但是由于国内成品油价跟踪的是迪拜、布伦特、辛塔三地的原油变化率,而主导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国际三地原油变化率却一直高居不下,不仅不在负向,反而处在正向,所以未能达到国内油价下调的国际油价下跌4%的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公众感受到的油价“涨快跌慢”,确实如中石化方面所表示的,主要是定价机制方面的问题。

  不过,正如许多专家所指出的,当前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合理之处。从表面上看,公众感受到的油价“涨快跌慢”现象是定价机制方面的问题,但是,究其实质却是一个利益分配问题。由于国际三地原油价格变化率相对市场反应滞后,加之国内油价调整还受到三地原油价格变动连续达22个工作日条件限制,所以按照当前的国内成品油定价办法,国内油价下调条件常常很难得到满足,这样一来也就很容易导致国内油价“涨快跌慢”现象的出现,而这实际上是有利于维护国内石油巨头的利益,而不利于维护国内成品油消费者利益的。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国内油价出现的“涨快跌慢”等不合理现象,需要的不是将问题都推到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上,而是应当如许多专家所建议的,尽快对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作出修改。一是将纽约原油价格变动纳入国内油价调整参照追踪当中,二是缩短国内油价调价周期,由22天调整为10天或7天。而更为根本的则是,要在国内油价调整上摒弃单纯注重维护石油企业利益而忽视消费者利益的意识,均衡石油企业与消费者权益之间的利益分配,同等维护石油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制订与完善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才会真正有利于避免各类不合理定价现象出现,促进成品油消费领域的公平公正。

  成品油价格难以市场化

  □ 王海涛(财经评论人)

  

  8月15日,中石化集团公司召开首次“社会监督员会议”。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直面监督员们的敏感问题,并回应说中石化愿推进油价市场化。

  大型央企负责人,以这样的姿态回应公众的“敏感问题”,这一做法值得赞赏。所谓敏感问题,不过就是公众对于油价定价机制的质疑,对于油价居高不下的不满。傅成玉的回应颇为坦率。

  这样一个回应,既表明了油价如何定与中石化无关,也透露了中石化对于油价市场化定价的意愿。

  但显然,这个意愿的实现,比较困难。

  所谓市场化,就价格随行就市,这个“市”,就是具有多元竞争的市场,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达到一个市场各方愿意接受的价格。也就是说,成品油要有多元的供应方,他们之间存在竞争,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油价市场化。

  目前,国内市场上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成品油的上下游产业链,基本上在两个巨头控制之下,还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搞市场化,很可能就是两大巨头给出一个“成本”,然后再盯紧国际市场上某一个价格,上下浮动。这样的所谓市场化,弊端显而易见,成本不透明,且没有充分的竞争,成本难以下降。很有可能,最终会导致成品油的价格比“市场化”之前更高。

  发改委别替油企背黑锅

  □ 庞岚

  

  对于油价“涨快跌慢”,中石化表示:这主要是定价机制方面的问题。对此,《青岛早报》评论说: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油企兴高采烈涨价,并没有指责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在问题;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维持高位,油企面临压力时,就把所有问题推到成品油定价机制上,两手一摊作出“不关我事”的姿态。这让前一阵子还顶住压力为油企辩解说“油价尚未具备下调条件”的发改委情何以堪?

  据《广州日报》报道,“涨快跌慢”并非幻觉:假如国际油价从100美元/桶升至104美元/桶,涨幅达到了4%,可以提升国内油价;但是当国际油价从104美元/桶跌回到100美元/桶时,跌幅却只有3.85%(4÷104×100%),不具备下调油价的条件。

  更重要的是,油价不止影响有车一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7月,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上涨0.9%,其中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4.8%。这就是说,油价推高了运输成本,而运输成本则推高了CPI。

  另一方面,《潇湘晨报》援引一位石油专家的话说:石油的一种产品叫石脑油,是工业原料乙烯的主要原料,而乙烯又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原料,这三种产品通过衍化升级影响到几乎各个行业,最终通过其他途径影响CPI。

  鸡蛋价格不淡定、肉价成了“猪坚强”大家要抱怨,而油企在数钱的同时也把责任推给了成品油定价机制——弄得两头不落好,这又是何苦呢?喝茅台、买吊灯、团购住房的又不是发改委,何必替油企背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