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白 婉
华尔街没有什么新鲜事物。
3年前,有一篇题为《巴菲特被套说明了什么?》的文章指出,在最近这次金融危机中,巴菲特在100美元之上购买的高盛集团股票已经跌至70美元之下。于是得出结论说,“巴菲特被套是必然的。其实,在巴菲特决定购买高盛集团股票之时,就有许多市场投资人士分析,此次投资将被套。虽然,从长期来看,巴菲特的投资决策仍可能获得收益,但面对美国股市的不确定性风险,他也许开始重新反思自己的这次投资决策。”
巴菲特当时确实曾经被套,今天看,一切都已经很清楚了。
现在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巴菲特的投资史。从1969年以来的40年间,巴菲特至少已经经历了4次大熊市。但是在每次大熊市过后,巴菲特总是做得很好,其财富一次比一次累积得更多。可以这么说,没有大熊市,就没有巴菲特;没有大熊市股票价格的极端下跌,也无法造就伯克希尔·哈撒韦庞大的金融帝国。
以华盛顿邮报为例。在1972年的那次大熊市中,“漂亮50”股票纷纷破灭,华盛顿邮报股票也不例外,股价跌去50%以上。就在整个市场草木皆兵之际,巴菲特却认为大赚特赚的时机已到。1972年2月,他在27美元的价位买入18600股。不料到了5月,股价继续下跌,跌到23美元,他又买入4万股。到了9月,股价已跌到21美元以下,他在20.75美元的价位再次买入181000股,成为华盛顿邮报公司公众股的最大股东。但是其股价还是跌势未尽,到1974年末,巴菲特的投资总额由原先的1062万美元缩水为800万美元。也就是说,巴菲特从27美元一直买到20.75美元,而且越买越多,最后的结果是被套了3年,市值缩水了30%以上。而且此后一直到1976年,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价格从未高于巴菲特买入的平均价格。
同样的例子又一次发生在1990——1991年。1990年由于房地产的不景气,使得富国银行在不动产放贷业务上出现了13亿美元的账面损失,相当于每股净值53美元中的25美元。所谓账面损失是表示银行必须从净值中计提这笔金额,作为应付将来损失发生的准备金。而为了计提这些损失准备,富国银行几乎把1991年的盈余全部耗尽,导致当年的净利润只有区区的2100万美元,约为每股收益0.04美元。由于富国银行在1991年没有赚到什么钱,市场对其股价反应强烈,股价从每股86美元下跌到41.30美元,跌幅达52%左右。巴菲特却在此时进场,在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里买入10%的股份。这就是在熊市中勇敢的沃伦·巴菲特。不用说,这两只股票在以后的岁月中,给他带来了巨额的投资收益率。买华盛顿邮报是这样,买富国银行也是这样,买入其他股票如美国广播公司、盖可保险、美国运通等等也是这样,就是一个字,在熊市中“买”。当初,那些不明就里的人总是在巴菲特奋不顾身地买入时大感疑惑,乃至发出警告。华尔街与巴菲特之间似乎从来就是这样,当华尔街通常都向左时,巴菲特却偏偏选择向右。
巴菲特很神吗?一点都不“神”,说他不神,是因为他对这些投资标的了解得非常充分,其熟悉的程度一点都不亚于这些公司CEO,甚至比这些CEO们还要了解。按照当初的说法,巴菲特需要反思自己的投资决策吗?我认为一点都不需要,因为过去的巴菲特是这样,现在的巴菲特也是这样,他并没有改变他的投资策略,也没有改变他的投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的做法正是他一贯的行事风格。
现在看,3年前的那篇文章只有一个地方说得好,“从长期来看,巴菲特的投资决策仍可能获得收益”,请注意“长期”两个字,这就道出了巴菲特投资成功的奥秘所在:因为经济的不景气而引起股价的波动,事实上正好提供给那些以企业主的眼光来进行长期投资的投资者一个绝佳的投资时机。因此,企图在短期之内希望能够迅速获取暴利的人,确实更应该以规避“风险”为首要选择,然后才进行“投资”。
上一主题:“温跑跑”将引爆地产泡沫
下一主题:铁水外溢事故为何一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