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宗合
据浙江日报报道,古朴精致的花瓶、造型各异的收纳盒罐、不起眼的筷子……在义乌商贸城五区进口商品馆的越南商品馆里,一件件印着“泰美家”LOGO的精致木质漆器家居用品,让路过的采购商和顾客爱不释手。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耐心地向客商们讲解这些漆器的用途、工艺和来源。
这位销售员是这里的总经理施新雨。年轻的他已从商十多年,从最开始的练摊者,到出口商,如今又有了新身份——进口贸易商。“我算是赶上了中国加入世贸这趟车。这十年,是世界改变了我。”
练摊起步 离开义乌
撑起一小片货架,整齐摆放好商品,卖力吆喝……直到今天,看到夜市里的练摊者,施新雨仍有一种亲切的感觉。1997年,他就是从这里起步,在姐姐的带领下,从金华来到了这个最先发展起马路市场的地方——义乌。
“刚来义乌时,在小商品城租了一个小摊位,卖小商品,当然主要是国内产的。买家主要也是附近省市过来的。”在施新雨的印象中,那时很少看到老外,虽然学过中学英语,但因为难得遇到也不会主动去交流。
几年下来,施新雨有些失望,尽管练摊卖小饰品已经赚到了一笔起步资金,但还是感觉到,这种小打小闹的小生意,离自己的理想太远。一个又一个南下创业成功的故事,让施新雨坐不住了。他不再安于练摊,而准备一个人到当时更开放的广州闯荡。“有吃、有喝、有钱赚,为什么还要冒险出去闯?”当施新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身边许多同样经商的朋友都很不理解。
“我也能创办自己的公司,打造自己的生活方式。”面对亲朋好友的劝告,施新雨回忆,那时候自己很坚定。只是到后来才发现,暂别义乌正好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现在回过头看来这是经商生涯的一次失误。”
入世巨变 重返义乌
只身在广州打拼三四年之后,施新雨一次回到义乌和朋友相聚。坐在朋友的宝马车里,他吃惊地听朋友讲义乌的新变化,一些朋友甚至还会讲阿拉伯语和韩语。
中国加入WTO没过多久,义乌的小商品市场里看到越来越多的韩国商人在采购商品,紧接着就是海外的华人和中东的客商蜂拥而来。与此同时,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的国际商贸城一期市场(商贸城一区)于2002年10月份开业;义乌海关办事处、国际物流中心于2002年后相继投入使用。
随着开放步伐加快,国外客商一拨又一拨来到义乌。在义乌摆摊居然能做成外贸生意了,不少摆摊的索性在附近找个地方开厂专做小商品卖给外商。眼看着自己练摊时的朋友接的外贸订单一年比一年好,工厂几经扩产还来不及生产。在广州小有成绩的施新雨仍有些失落,后悔当初南下的选择。
还是和当初决心南下一样,没有太多犹豫,2005年,施新雨重返义乌,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重新开始经营饰品。很快他就闯出了一片新天地,除了经营门店,还办起了自己的加工点,工人最多时达到400多人。
买全球 卖全球
“市场永远是在变化,商人就需要先行一步。”有多年经商经验的施新雨常会感悟。
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外买家的单子少了,义乌出口贸易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施新雨从事的饰品行业出口也大幅下滑,最多时出口下降了四成。
出口形势变化,让他再次着手准备改变贸易策略。就在这时,义乌国际商贸城开设进口商品馆的消息,让他有了新想法——改做进口。在广州认识的不少东南亚的客商成了他的第一批进口客户。经过联系和考察,最后决定从越南进口手工艺品、越南食品、越南土特产等产品,并在进口商品馆租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场馆,专门从事越南木器漆产品进口贸易。
今年,获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后,义乌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贸易将从出口独大到进口、出口并重,进一步向国际化、全球性的商品贸易集散地拓展。“这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施新雨说,今年他业务进、出口各占一半了,而且进口贸易收入水平已经超过了出口,现在公司还在越南设立生产基地,把越南工厂生产的产品通过在进口馆展销的方式销往其他国家或地区。”
在义乌,像施新雨这样开始谋求从“买全国、卖全球”到“买全球、卖全球”贸易转变的经营户越来越多。今年5月国际商贸城第五期开始营业,最宝贵的一楼整个都是进口商品区,面积达到10多万平米,目前进口商品来源地已经达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商品种类超过4万种。
上一主题:民企竞逐人才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