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本报记者 周俊
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四川省人大代表、中共泸州市委书记刘国强向记者介绍了泸州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勾画了泸州未来的发展蓝图,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打响“九张名片”
跻身四川工业“第一集团军”
据了解,过去5年,是泸州在探索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的5年,是泸州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获益最多的5年。5年来,泸州大力实施“四个四”发展战略,推动全市经济发展迈入“快车道”,酿酒、化工、机械、能源四大支柱产业你追我赶,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几年稳居全省前列。
刘国强自豪地介绍说,泸州拥有9张响亮的名片:中国酒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市。
他认为,泸州在西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四川唯一与云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的市,这里长江、沱江两江环绕,是四川通江达海大通道的关键节点,四川突出南向的“桥头堡”,成渝经济合作的前沿地。
数据最具说服力,2011年,泸州生产总值达890亿元,五年连跨5个百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750元,年均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70元,年均增长13.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65.37亿元,年均增长3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35亿元,年均增长30.2%,成功进入全省工业“第一集团军”。从2008年起连续3年获全省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开创了泸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加快发展、跨越突破
实施“156”发展战略
刘国强强调,未来5年,是泸州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泸州要根据时代要求、历史方位和切合自身实际,在继承历届市委发展思路,特别是 “四个四”发展战略基础上,着力实施“156”发展战略,实现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的新思路、新目标。
“1”是“一大战略目标”,即:以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为奋斗目标,着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长江上游重要港口城市、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5”是“五大战略任务”,即:地方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五项经济指标实现翻番。
“6”是“六大战略重点”:一是发展大产业,成就一个实力更强的泸州;二是建设大城市,成就一个独具魅力的泸州;三是构建大枢纽,成就一个通畅顺达的泸州;四是繁荣大文化,成就一个文明向上的泸州;五是推进大开放,成就一个充满活力的泸州;六是改善大民生,成就一个和谐幸福的泸州。
打造六大亮点
全力推进“中国酒城”建设
蓝图已绘制,泸州如何实施已拟就的发展路线图呢?刘国强成竹在胸地表示,未来5年,泸州将围绕“156”发展战略,打造六大亮点,全力推进现化化“中国酒城”建设。
一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打造世界级的“千亿白酒产业集群”,更加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塑造,主动承担领跑“中国白酒金三角”建设的历史重任。到2015年努力实现“千亿销售收入”的目标。积极建设全国循环化工生产基地、川南能源保障基地和大型装备制造基地,初步形成沿江百公里产业集中循环发展带、古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带和通道经济发展带。加快建设“千亿产业园区”,全市“九大园区”销售收入今年要力争突破1000亿元,到2016年综合性收入突破2000亿元。
二是城市魅力更加彰显。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加速形成 “一核两副多组团”空间格局,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推进“产城一体”、“港城一体”发展,形成“江南新区”、“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中心半岛“三大区块”协调发展的大城市发展格局。大力塑造“中国酒城·醉美泸州”品牌形象,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宜学的现代化城市。
三是枢纽功能更加完善。到2016年,“一横二纵五港区”水运体系基本形成,泸州港形成40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一环七射一横”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建成,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8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三纵四横”铁路网络加快构建。建成泸州新机场。“水公铁空”立体交通网络初具规模,形成安全、畅通、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
四是文化特色更加鲜明。按照“酒+N”文化建设思路,以酒文化为城市主题文化,促进历史文化、长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全面繁荣。实现酒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文艺创作、群众性文化活动、宣传工作的高度融合。建成“中国酒城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泸州大剧院、泸州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着力建设“酒文化个性突出、特色优势文化鲜明、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川滇黔渝结合部文化强市。
五是开放合作更加充分。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到位市外国内资金年均增长15%以上,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建设一批省级、国家级开放型示范园区和出口基地。泸州港对外合作功能充分发挥,争取在泸州设立四川保税港区。广泛参与川渝务实合作,积极探索建立重庆产业园等模式。强化与滇黔的交流合作,加大与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洲等区域的合作力度,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六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民生工程投入大幅增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展望未来,刘国强信心十足地说,泸州将实现“五个”翻番的目标: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翻番,超过18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翻番,达到1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翻番,达到13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番,达到1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达到356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升。
下一主题:金融与电影如何“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