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2月17日,笔者在山东能源肥矿集团贵肥公司华兴煤矿采访时,听说有位驻地村女党员在矿灯房干得很不错。为提高收入,当地过去有不少人选择去发达的沿海城市打工,为什么她会选择留在当地工作呢?为一探究竟,好奇的我们想与她面对面交流。
“她就是郭璇,果底村为数不多的女共产党员。”陪同我们采访的矿工资科长袁恒义介绍道。戴着“高原红”的郭璇初见到我们时有些紧张。
“听说你丈夫也在华兴矿上班?” “是的。”郭璇爽快地回答,丈夫叫彭军凯,在华兴矿当瓦检员,月收入3300元,她月收入1100元。郭璇认为,自己的工资虽然不高,但比外出打工挣两千都顶用。我们不解,她解释道,外出打工收入多是不错,可花费也大,除去交通费、生活费、房屋租赁费外,落到手里的钱并不多。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到外地打工,舍妻离子,一年半载回不了一趟家,导致老人、孩子没人管、没人问,哪像个家的样子?如今在家门口工作,吃住在家,阖家团聚,这才像过日子呢!说到在家门口工作的种种好处,郭璇满意地笑了。
郭璇进一步补充说,华兴矿把他们果底村当作一家人,矿上需要临时工时,优先安排他们村的村民。目前,全村在华兴矿上班的农民工已有180余人。与此同时,矿上还鼓励果底村大力发展煤炭运输事业,去年以来,个体运煤户已超过20家,全村年人均收入也由5年前的不足千元,提升到去年的8000元,基本甩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而最让她感动的是,去年寒假,她在遵义师院读书的女儿回来后,想找个单位参加社会实践。郭璇把女儿的想法向矿长明联合一讲,老明当场拍板:“让孩子来调度室实习。”结果,一个寒假下来,女儿不仅学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还领到了1600元劳务费,高兴得整天合不拢嘴。
郭璇认为,随着贵州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和后发赶超步伐的加快,新企业、新项目遍地开花,需用农民工的单位很多。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新时代的农民,没必要舍家撇业往外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就很不划算了。
郭璇的话,折射出当今农民的就业观正在发生转变。这应该也是发达地区出现“用工荒”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也启发了煤矿用工制度要因势利导地进行调整,不仅要利于企业发展,也要有利于个人。
(石长荣 苏辉)
上一主题:“说长道短”只为“取长补短”
下一主题:赵坡煤矿职工幸福指数持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