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宋志平:得心应手跨界掌管两家央企
[发布时间:2012-03-27 08:29:54 点击率:]

  【简历】

  宋志平 1956年10月出生,197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化学系,1995年获得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工程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外部董事、董事长。

  在这两家公司中,我主要的职责是把握方向,进行重大战略决策,以及布道企业文化和经营思想!

  前段时间,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来找我,见面后他开玩笑说,一个人怎么能做两个完全不相关行业的企业?你要么是个奇人,要么是个精神分裂者。

  我目前担任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两家央企的董事长,这两家企业一家在建材行业,一家在医药行业,业务上的差异较大。很多人和郭台铭一样,见了我都要问,这两家企业差别这么大,你怎样做两个企业的董事长?

  我差不多每天都要回答这个问题。  

  双重角色

  其实在西方,同时做两个大企业的董事局主席的人,并不少见。因为大企业在决策形成、战略制定等方面很相近,而且企业规模越大就越相近。西方大的猎头公司,有的时候也是从不同行业里寻找CEO。

  但在我国大型企业尤其是央企里,一人出任两个董事长,确实是个制度创新。

  我过去几年同时领导这两家央企,倒也没有顾此失彼的感觉,反而越来越得心应手,感觉渐入佳境。中国建材集团进入了世界五百强,营业收入从10年前的20多亿提高到2011年的近2000亿元;国药集团则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从400多亿元增加到1250亿元。这两家企业都成为央企市场化成长的典范,受到国资委的肯定。

  在这两家公司中,我主要的职责是把握方向,进行重大战略决策,以及布道企业文化和经营思想。我有两个角色,一个是董事长的角色,任务是开好董事会,借助各位董事及整个企业的治理资源,做出最好的决定;二是老师的角色,不停地把企业文化、观念传递给大家,在这方面,我的角色类似于传教士。

  每年到了岁末年初,各个子公司都要开工作会议。大家都希望我能参加,与董事长面对面沟通。我只要有时间一定会去,通常会讲一小时的话。我讲的内容,既有国家形势、行业走势,也有企业文化、团队建设、对干部的要求等等。

  我以前考研究生时,英语试卷中的一篇文章提到,小企业成长靠个人的行为影响,大企业则是靠文化和政策影响。现在中国建材集团有13万名员工,国药集团有6万名员工,怎么让大家都知道我的想法?这就要靠建立一套文化和政策,使大家都感受到文化的氛围,都享受到政策的优越,这是董事长核心的任务。

  在中国建材集团,每一名员工都很鲜明地知道集团的发展思路,自己在企业里有什么归属感和自豪感,企业成长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国药集团的员工也一样。

  在时间分配上,我是中国建材集团的法人代表和党委书记,在中国建材集团的时间基本占2/3,国药集团占1/3。3年来,我基本没有礼拜天,只记得每月每天满满当当的工作安排,而不关心是星期几。

  做两个企业的董事长,主持两个不同的董事会,我要经常更换思考的频道,确实也有些挑战。不过这几年做下来,两边协调得还算不错。

  大企业时代

  2011年,中国大陆(不包括台湾)共有61家企业进入了《财富》世界500强,未来每年还会有几家中国企业上榜。这不是简单的数字问题,中国到了大企业时代,到了大企业生成、大企业引领行业、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时代。

  在中国,央企充当了大企业的先锋。究其原因,一是央企有属性优势。央企的领导者在考虑战略区域时,会在全国范围内通盘考虑,而地方国企往往主要只考虑其所在的省。二是央企有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原来工业部下属的研究院所,目前基本都在央企。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央企可以代表国家队出去竞争。

  近年来,央企的运行机制在加速市场化,股权结构也在改变。将来在国有资本经营的理念下,操作企业资本的进退,用国有资本指导和影响行业的发展。长期来看,应该逐渐走到这条道路上去,用资本说话,逐渐淡化行政色彩。大企业还承担着实现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使命。归根结底,现在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

  在大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企业家十分重要。真正的企业家把经营企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充满职业精神。社会应把真正的企业家视作英雄,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地位,也给予一定的宽容,有企业英雄才会有英雄的企业。每年《财富》大会召开时,外国的大企业家都成了主角,几乎全是演讲家,在台上侃侃而谈。外国企业家地位很高,总统会主动和企业家交谈。

  对中国企业家来讲,我们要提高素质,要有国际视野和崇高的责任感。中国需要培养世界顶级的企业家,培养大企业的领军人才,带领着企业到国际上冲锋陷阵。

  (刘伟勋 邹卫国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