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张茉楠
近期,商务部表示,将鼓励在资本总量、人才结构等方面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走出去”,并给予全面周到的法律咨询服务和所在国国情介绍,以控制风险。与此同时,国家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实施细则也将很快出台。中小企业如何下好“走出去”这盘棋无论是对于其自身,还是中国整体战略转型,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中国是拥有中小企业数量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转轨国家。然而近些年,我国已经进入了高成本时代,这对依赖于“成本驱动型”以及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中小企业而言,价值创造的空间越来越小,被淘汰出局的越来越多,中小企业普遍陷入所谓的“三明治陷阱”。特别是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全球需求端极度萎缩,各类保护主义风潮渐起以及新一轮全球产业洗牌渐趋形成,很多中小企业都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到海外寻找商机,或通过绕开贸易壁垒,“闯关”海外市场。
在这一背景下,中小企业必须学会驾驭全球化,下好“走出去”这盘棋。
首先,中小企业要担当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29.2%,跃居全球第五大对外投资国。但另一方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国有企业所占份额逐年下降。据统计,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中,累计共有137家开展了对外投资,投资企业和项目592个,投资额达61.8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74%。
其次,采用战略联盟策略进行国际合作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可以根据企业的资源、能力和需求,选择供应链联盟、生产联盟等不同结盟形式,实现跳跃式发展。
由此看来,中小企业寻求突围的最好办法就是要利用国际产业链调整、国际分工重组的机遇,积极整合全球资源,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全面升级,实现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的攀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国中小企业全球化整合资源依然面临种种困境:
一是我国中小企业不仅要与国内企业竞争,还要同一些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竞争,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支持,融资相当困难,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还没有有效地衔接,无形资产在国外抵押受限。二是在产品技术日益分散化、复杂化的今天,企业单纯依靠自己的能力已经很难掌握竞争的主动权,迫切需要国家的科技支持。三是中小企业“走出去”仍然是凤毛麟角,并未形成跨国趋势,大多数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缺乏全局性的战略理念。四是国际贸易保护的方式越来越隐蔽。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打着“环保”的大旗,各类层出不穷的绿色壁垒渐成风潮,增大了中小企业应对的难度。
中小企业“走出去”正成为经济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积极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全球合作。在海外布局方面,应该以产业拓展和提升竞争力为切入点,提高中小企业海外布局的效率和效益;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可考虑劳动力成本低,具有一定基础设施配套能力的发展中国家,要结合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的竞争优势,选择更适合的投资目的地。在金融支撑方面,可以参照国外经验设立特别金融机构或建立特别基金,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海外融资的便利性。此外,在制度设计上,鼓励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目前最重要的金融支持政策是改革外汇管理制度,放松外汇管制,通过“藏汇于民”的方式实现对外直接投资自由化。
上一主题:“代工巨头”走在转型路上
下一主题:中日成立合资公司打造“绿色”建筑